中新社上海7月21日電 (記者 李佳佳)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人工智能團隊QuantumBlack 21日發布名為《探索人工智能新前沿:中國經濟再迎6000億美元機遇》的研究報告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在中國的交通運輸和其他關鍵產業中撬動巨大經濟價值,預計一系列人工智能用例每年可創造的經濟價值超過6000億美元。
如今,人工智能在中國的金融、零售和高科技行業的普及率很高,這些行業合計占到全國人工智能市場的1/3以上。麥肯錫認為,未來10年,人工智能將為中國一些關鍵產業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尤其在如汽車、交通運輸和物流,制造業,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企業軟件等創新和研發支出向來落后于全球同行的行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保有量已超過美國。如此龐大的規模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麥肯錫這份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對汽車行業的潛在影響最大,有望創造超過38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主要來自以下三個領域: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汽車(約3350億美元)、為車主提供個性化體驗(約300億美元)和車隊資產管理(約150億美元)。
在制造業,中國正從低成本的玩具和服裝制造中心,轉型成為處理器、芯片、發動機和其他高端零部件等精密制造領域的領導者。人工智能有利于促進制造業從生產執行向制造創新的轉型,從而創造115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其中,絕大部分創造的價值(約1000億美元)將來自流程設計創新,這就需要通過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加以實現。其余的價值創造(約150億美元)可能來自人工智能促進的產品開發。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中國的企業也紛紛開啟數字化和人工智能轉型,推動著新的本土企業軟件行業蓬勃發展,為建立必要的技術基礎提供支持。報告中稱,這些企業提供的解決方案可以再創造800億美元經濟價值,其中云服務和人工智能工具預計將貢獻超過一半的價值創造(相當于450億美元);人工智能驅動的SaaS(軟件即服務)則有望貢獻35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近年來,中國加大了對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領域的人工智能創新投資。人工智能賦能研發可以在加快藥物發現速度、優化臨床試驗和支持臨床決策這三個方面增加超過25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艾力(Alex Sawaya)指出:“這些新創造的經濟價值有的來自人工智能賦能的產品或服務創造的收入,有的來自效率和生產率提高后節約的成本。對各行各業來說,人工智能用例都有可能成為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將催生出未來的行業領先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