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綏芬河9月3日電(記者 王琳)至2022年9月,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設立三周年,推進對外貿易數字化轉型成為新亮點。擁有百年對外通商史的綏芬河,從一座邊陲小鎮蝶變成為“國境商都”。如今“競速”數字化新賽道是挑戰,也是先機。
全球數字化進程加速,中國沿邊大省黑龍江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黑龍江將圍繞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國際合作,發揮‘數字絲路’向北開放新前沿優勢,推進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黑龍江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張亞中表示。
圖為綏芬河鐵路口岸北站場 綏芬河鐵路車站供圖對于因邊而興的“百年口岸”綏芬河,“試水”數字化新浪潮的首先是外貿領域。綏芬河自貿片區是服務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設立三年來累計新落戶企業2733家,外商投資企業17家,進出口貿易額累計完成378.8億元人民幣。
辛巴赫工作人員在生產現場作業 辛巴赫啤酒有限公司供圖為了競速“外貿+數字”這條新賽道,綏芬河自貿片區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推進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對貿易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傳統貨物貿易效率提升、價值增長和結構優化,總體上分了三步“解題”。
第一步是通過數字化手段為外貿提質增效。打造“信息港”平臺,實現各類信息和服務的有效整合。此外,綏芬河鐵路口岸全面實施95306“數字口岸”系統,自2020年7月起進入了無紙化通關時代。國際聯運貨物申報到海關放行的時間進行了全面壓縮,口岸便利化程度和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第二步是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使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技術,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例如,在辛巴赫啤酒有限公司的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智能化控制系統,不斷提高啤酒生產的自動化水平,保證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及良品率大幅提高。
第三步是優化數字政務服務,探索在綏芬河的城市全場景智慧應用,運營了“綏意辦”綜合服務門戶,開發了“綏易展”“綏意游”“綏醫養”“綏務工”等數據平臺,1436項政務服務錄入黑龍江省級一體化平臺,網上可辦率達100%。
辛巴赫技術人員展開研發工作 綏芬河自貿區供圖綏芬河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志宏表示,綏芬河自貿片區將數字經濟融入片區發展系統。下一步,將結合《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深入謀劃,促進數字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結合旅游、會展、醫養等行業發展和應用打造產業數字平臺,向數字生產、智能生產等高端制造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