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7日電 “本地即時電商從離場近到離人更近,得益于數字技術的發展、消費需求多元化和即時物流效率突破。”27日,在2022中國同城即時物流行業峰會上,餓了么副總裁韓鎏表示,即時物流服務本地商家、促消費、穩就業,打造城市“全天候、多時效、多溫層”即時生活圈同時,餓了么通過新型騎手成長體系,實實在在支持百萬騎手發展。
數據顯示,本地即時電商逆勢增長,2019年以來保持高位發展,年同比增速持續高于50%,尤其零售品類增長迅猛。據人民網研究院《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至去年底,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4億,生鮮、日用品、醫療物資等非餐飲業務成為重要的消費增長點。
“本地即時電商的發展得益于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即時物流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在數字化創新與效率突破下,讓‘萬物皆可外賣’。餓了么面向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多場景、多行業需求,通過‘全天候、多時效、多溫層’服務,正在打造數字經濟下的城市即時生活圈。”韓鎏如是說
城市即時生活離不開每天風雨無阻穿行在社區的數百萬騎手。與政府、公眾和社會一起,餓了么通過生態共治、成長保障、科技支持等三大舉措,積極探索和創新機制。
其中,餓了么暢通溝通機制、完善成長保障,通過藍騎士基金、藍騎士圓桌會、藍騎士智囊團、藍騎士爭議調解中心等方式,積極服務騎手成長。藍騎士基金成立一年來,已切實幫助202個家庭。該項計劃面向全行業騎士,一年投入上千萬元,為騎士父母、子女、配偶提供大病幫助、意外事故幫扶,同時為困難騎士家庭的子女提供助學金。
據悉,餓了么還持續升級藍騎士關懷保障。今年夏季,全國多地持續高溫,餓了么聯合上百家品牌,為騎手提供冰飲、雪糕等降暑食品。餓了么“一平米溫暖戶外勞動者關愛驛站”項目今年將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十座城市,新增開放1000家休息驛站,供騎手等戶外勞動者納涼、小休,并投入專項資金購買降暑用品、冰飲免費發放。
此外,餓了么通過技術支持,更好保障騎手。在線上,餓了么為復雜配送場景提供更加靈活的配送時間,解決暴雨、道路臨時管制、商戶出餐慢、聯系不上顧客等情況下的配送難題。在線下,餓了么推廣智能頭盔、智能餐箱等方式,讓科技更好服務騎手配送。
即時物流平臺上,外賣騎手不僅是一份“能穩定”的工作,更在持續提升獲得感,成為“有希望”的職業發展路徑。
在上海,餓了么藍騎士張文強獲得了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36歲的張文強也是一名黨員、退伍軍人,2017年成為藍騎士。上海疫情期間,他主動攬下醫院、隔離點等高風險場所的送餐任務。在休息間隙,張文強經常組織老鄉和站點同事,傳授跑單秘訣,言傳身教帶出40多位“徒弟”,幫助更多騎士提升了配送能力。
張文強只是藍騎士自我實現的一例。全國首個外賣站點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重慶山火藍騎士志愿小隊得到正能量獎勵、藍騎士退役軍人突擊隊獲頒2022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藍騎士在獲得更多的認可。
餓了么數據顯示,2021年共有114萬騎士在餓了么平臺獲得穩定收入,1877位騎士晉升為站長、隊長,285位騎士成長為配送經理。
“餓了么希望通過即時物流的持續創新,新型騎手成長體系的建設,讓新就業群體得到更好保障和發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韓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