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9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人形機器人在未來三年內,會有很多示范項目落地;五年左右,行業將會出現小規模爆發;十年左右,將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EX機器人總裁李博陽。供圖近日,EX機器人總裁李博陽接受中新財經采訪時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電機和傳感器等核心技術的突破,其實用化進程加速。
“人形機器人跨界合作案例的增多也帶來了產業繁榮,從2023年開始,大量企業涌入這一領域,新公司層出不窮。其中既包括做電機、傳感器的核心零部件企業,也包括工業機器人、互聯網企業等。”李博陽稱,聚是一團火,加速產業鏈完善。
在他看來,人形機器人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將在公共服務領域率先實現應用,如旅游景區、公共展廳、酒店、養老院等。長期來看,家庭服務市場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發展方向。十年之后,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有望在2024年至2027年間率先應用于工廠,而進入消費市場的時間則預計在2028年至2031年之間。
李博陽直言,當前市場上存在著大量同質化競爭的產品,許多企業在產品形態和功能上過于相似,缺乏獨特的技術創新和差異化產品。此外,人形機器人在行走穩定性、交互智能性等方面仍存在技術瓶頸,需要行業協力研發突破。
至于如何突破?李博陽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應用場景開放、資本引入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重點要在這三方面給予政策指引和鼓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