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孫博洋)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數據,截至目前,累計批準發布國家標準物質19007項,我國標準物質國際計量互認能力穩居全球第一梯隊。其中1—7月新批準發布國家標準物質549項,同比增長56%,標準物質研制生產供需兩旺。
標準物質應用領域實現傳統與新興雙輪驅動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數據顯示,傳統領域仍是標準物質的“基本盤”,以環境監測為例,1—7月批準發布標準物質205項,占比37.3%,同比增長64%。
同時,在高端生物醫藥、新型半導體制造等新興領域,標準物質研制生產雖然處在“量質爬升”階段,但能夠解決產業發展的關鍵計量技術難題。例如“突變MSTN基因產量性狀改良肉牛(外顯子3-dell)質粒DNA標準物質”是肉?!盎蚓庉嬘N”的基準尺,實現肉?;蚩煽?、品種可溯、性狀可評、產業可管?!案呒兊獨怏w標準物質”用于先進制程的集成電路開發,保障半導體產業鏈安全可控。
標準物質研制生產呈現企業保量、科研提質互補格局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數據顯示,1—7月企業研制生產標準物質401項,占比73%,同比增長68.5%,均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科研事業單位研制生產標準物質148項,占比27%,同比增長29.8%,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1項、二級標準物質117項。
科研事業單位雖然申報數量較少,但是聚焦科技研發高端測量需求,國家一級標準物質研制生產主體均為科研事業單位,技術指標達到國內甚至國際先進水平。
華北地區標準物質研制生產初步顯現集群效應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數據顯示,1—7月批準發布華北地區標準物質244項,占比44.4%,同比增長165.2%。其中北京依托豐富的科研資源優勢,標準物質研制生產數量位居前列,尤其在食品安全監測、鋼鐵制造檢測分析等領域形成區域特色。在華北地區,科研事業單位和企業生產研制標準物質數量相當,立足各自科研成果和產業優勢,聚焦細分需求,持續提升標準物質生產研制數量和質量。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加強國家標準物質能力建設,大力推動民生急盼、產業急需的標準物質研制生產,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計量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