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人們為一場賽事、演出奔赴一座城,為消暑納涼進入冰雪王國、暢玩清涼溪水,在深夜流連街巷、感受人間煙火,在科技場景中穿越時空、探索未知……近期,文旅熱潮持續高漲,新業態不斷涌現,玩法花式上新,帶動消費持續增長。
“新業態的產生反映出人們消費需求的升級趨勢,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復旦大學旅游學系副教授郭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運用政策支持、景區創新、技術賦能等方式,不斷豐富旅游消費場景,進而提高人們的消費意愿,培育了多種旅游業態,旅游市場迸發蓬勃生機。
入夏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避暑旅游需求大增,清涼游廣受歡迎,新場景層出不窮。在哈爾濱冰雪文化博物館,冰屑在游客指尖紛飛,晶瑩冰塊不斷變換形態;在湖北武漢冰雪中心,市民和游客可一站式體驗冰雪旅游微度假,享受夏日清涼……從北方到南方,從室外到室內,室內冰雪場館成了人們避暑旅游的新選擇。
此外,“夜”經濟也在夏天升騰著煙火氣。在江蘇揚州,運河夜景全新升級,沿河文藝表演和燈光秀帶給人們虛實共生的實時體驗,7月以來,“大運揚州”游船演藝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達65%;在天津,海河沿線燈光景觀全面提升,海河游船融合天津傳統曲藝文化,游客可以在這里聽相聲、看表演,沉浸式體驗海河夜景,這個暑期,海河游船共接待游客33萬多人次……
據了解,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舉辦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期間,各地將舉辦超4300項約3.9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還將推出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發放超5.7億元消費補貼,加大消費惠民力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暑期美好生活需要。
旅游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旅游不僅是‘花錢玩’,更是促消費、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復旦大學旅游學系教授沈涵表示,一個地區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旅游業,既能避免同質化競爭,又能優化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提高人民幸福感。
近期,多地搞賽事、辦演唱會,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促進消費持續增長。
在浙江,“浙BA”吸引了大批游客,為了將賽事“流量”轉化成文旅“留量”,浙江圍繞“體育+消費”,發放文旅、體育、商超各類消費券9665萬元,帶動各類消費4.23億元,并設置文旅市集390場,帶動消費達1.74億元;在貴陽,音樂節、演唱會場場火爆,來貴陽“看演出、逛市集、喝酸湯”成為不少游客的新選擇,據估算,2天音樂節共帶動貴陽市觀山湖區周邊交通、住宿、餐飲等消費約5億元。
科技融入文旅行業,讓旅游場景煥新升級,進行一場炫酷、奇幻的科技旅游,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選擇。
在西安,臨潼區相繼推出8個XR體驗項目,游客戴上VR眼鏡便可騎上“戰馬”、穿越歷史、“觸摸”文物,一觀磅礴之景;在大同,云岡石窟景區運用3D打印技術復刻文物,不僅解決了文物保護與觀賞的矛盾,更讓游客近距離“觸摸”雕刻細節,線上3D展示吸引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游客“云參觀”……
“文旅行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強大乘數效應。”海南大學國際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濤建議,文旅行業要以科技賦能,打造智能化、沉浸式體驗場景;深挖文化內涵,塑造特色IP形象;推動跨界融合,拓展“文旅+”新路徑,推動服務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讓“流量”變“留量”。
往期鏈接:
新“夜”態解鎖文旅新玩法
“體育+”助力文旅消費“玩”出新花樣
熱力十足 暑期文旅消費帶動關聯產業發展
避暑游讓這個夏天更清涼
文旅多場景消費加速釋放內需潛力
“科技+”助力文旅消費場景煥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