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大同8月24日電 (記者申佳平)8月23日,在2025中國算力大會主論壇上,國家超算互聯網與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聯互通接入儀式”舉行。隨著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國家網安基地(武漢)算力中心、青島“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萬達開先進計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接入,國家超算互聯網所連接的骨干節點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聯合體成員數量突破200家。
超算互聯網,是用互聯網思維運營超算,將全國眾多超算中心通過算力網絡連接起來,構建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其建設目標是緊密連接供需方,通過市場化的運營和服務體系,實現算力資源統籌調度,降低超算應用門檻,并帶動計算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推動自主核心軟硬件技術深度應用,打造成熟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印發的《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我國將建立較為完備的算力互聯互通標準、標識和規則體系;到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逐步形成具備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的算力互聯網。
記者了解到,此次七城算力中心接入國家超算互聯網標志著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理念的“超算互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再次按下加速鍵。目前,平臺重點推動的七個關鍵標準中5個已正式發布,2個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在接入儀式上指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構建重心,已經由數字基礎設施布局,轉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
曹振南同時介紹,依托國產深算智能加速卡,超算互聯網已實現高精度與低精度算力流暢協同,可為科學計算、仿真計算、智能計算等典型場景,提供1600+應用軟件、600+熱門開源大模型、70+SaaS平臺等豐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