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海關新規代購要變天?
海關總署新規對跨境電商實施監管;個人代購恐失去價格優勢,電商稱已做好準備
海關總署“56號文”自8月1日起生效,“海代”要變天的呼聲此起彼伏。
按照新規,今后未以《貨物清單》、《物品清單》方式辦理報關手續的跨境電商和海外代購等行為,將都涉嫌走私。
分析人士指出,一些經營不規范、沒有正規進出口渠道和手續的跨境電商企業,淘寶上的眾多以海外代購為主業的淘寶店等,未來的業務將受到不小的沖擊。根據相關規定,現存的微信朋友圈海外代購模式也可被視為走私行為,人人可舉報。“考驗友情的時刻到了”。有聲音如此感慨。
“海代”走出灰色地帶
“56號文”實施后,個人物品將按行郵稅進行征稅,未經備案的私人海外代購將被定為非法
8月1日,海關總署《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2014年第56號公告)正式實施,將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監管,讓“海代”有法可依。
“海代”指的是有人出國去,提買很多東西歸來,售賣給國內的消費者。在過去,這種行為處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并未受到明確的管制。
海關總署“56號文”規定:不管是個人到國外購物,還是電商企業做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都必須接受海關監管,提交相應的貨物清單,辦理報關手續。
業內人士向記者解讀稱,“56號文”實施后,“個人跨境購物以《物品清單》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物品報關手續的步驟,被明確下來。購買的物品將按行郵稅(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的簡稱)征稅。
某境外直購電商平臺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政策上整頓個人代購的色彩比較明確,“現在私人海外代購未經備案,都是違法的。”
“從政策上看,總體從嚴,也是情理之中。之前各種方式方法公開、半公開處理,其實對監管、稅收的影響是負面的。不過,在監管嚴格之后,相關從業者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中小企業外貿服務平臺一達通總經理魏強稱。
跨境電商已有準備
根據政策要求,跨境電商整個過程的數據需要納入“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與海關聯網對接。此外,進出境貨物、物品信息也要提前向海關備案。對此,大型電商企業表示均已有所準備
對于海關的這一政策,大型跨境電商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
“對我們來說,56號文的要求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新事物。2013年,杭州、重慶等5個城市曾進行跨境物流試點,在試點過程中,已經有一些海代、支付企業向政策靠攏,取得了海關申報資質。”快錢海外業務部總經理仇晟告訴記者。“對我們來說,是實操方面的變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遼寧亞太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也對記者表示,“其實,大的企業平臺已經早有準備,阿里巴巴在海外進行了多起并購,其中不少和電子商務相關,京東也是如此。它們計劃走出去,跟國外合作,將經營規范化。”
據了解,在過去半年,阿里巴巴先后斥資9000萬美元,對美國物流服務商ShopRunner和奢侈品網站1stdibs進行投資。
天貓相關負責人表示,“56號文”對于天貓國際規模性的正規跨境物流電商是一件好事,更好的規范了行業中的企業。“對于天貓國際來說,我們和全國六個跨境試點都有合作,建立了完善的清關、倉儲、發貨和稅務流程,已經走通了跨境電商第一個最佳保稅模式。”
記者致電同樣經營“海外購”業務平臺的京東,但對方拒絕對政策作出評論。
代購將漸失優勢
當稅收得以規范后,私人海外代購的價格、訂單信息都將受到規范,依靠灰色地帶創造的價格和便利優勢可能將越來越小
“看來走向合規化了,國家想要稅收了。”某從事美國商品海外代購人士向記者表示,看到文件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
仇晟表示,當信息不透明時,“海代”們可以通過海外采買的方式牟利。以后再想要鉆漏洞不是那么簡單了。特別是稅收規范以后,海外代購的價格差別越來越小,優勢變得不再明顯。另外,買家可能還需要主動提供個人身份證、訂單信息、采買目的等等,便利性也將變差。
“目前應該沒有什么影響。”前述代購人士判斷,能監管到的還是那些大型的公司和網站,對個人影響不大。“以后可能慢慢變化,主要是在關稅這里,按照規定,個人做的有逃稅的嫌疑。”
仇晟也表示,政策不會突然改變,應該還是漸進性,逐步規范。
不過,董毅智提醒海外代購人士稱,“法不責眾”是十分愚蠢的想法。“既然有了相關政策,作為個體就不要去賭執行力度。”
在知名的前空姐李曉航代購案件當中,對其處罰力度(以走私普遍貨物罪一審被判決11年,后改判3年)曾一度引起廣泛議論。“與其說,大家都闖紅燈,逮住一個重重懲罰,不如都遵守同樣的規則。法律面前做到人人平等。”董毅智稱。
■ 相關新聞
代購火爆催生“假海代”
隨著海外代購日趨火爆,一些“假海代”也隨之出現。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上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羅湖分局在羅湖口岸片區查獲案值500萬元的奢侈品。
據執法人員透露,這些假奢侈品不但外觀與真品無異,就連提供的票據票根都應有盡有,足以以假亂真。廠家將整套的假冒奢侈品和票據賣給小經營戶,小經營戶再通過“朋友圈代購”或“網上代購”銷售。
更多媒體報道顯示,越來越多的海外代購開始變質。很多時候,所謂“正品”不過是“出國逛了一圈回來”的國產高仿品。據《IT時報》報道,在浙江、江蘇、廣東等地聚集有大批專門做“高仿A貨”的地下工廠。它們要做的就是從廠里拿來貨源直接發往國外,回來賣之后則可實現翻倍的利潤。
“56號文”第六條提到,將跨境電商整個過程的數據納入“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與海關聯網對接。此外,第七條中稱,電子商務企業應將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信息提前向海關備案。(劉夏)
新京報記者 劉夏
- 相關閱讀
-
三夫戶外經營陷窘境 門店乏人問津仍開新店
近日,北京三夫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夫戶外”)現身證監會新增預披露名單,并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擬募集資金總投資額為20025.81萬元,募...
-
香港還是硅谷?自貿區帶動經濟增速驅動下的臨港
臨港新城,在自貿區效應之下,或許成為最大受益者。一系列的政策信息的釋放,讓很多人天然地把臨港新城看作已是上海自貿區的一部分。...
-
六大稀土集團組建方案半數獲批 產業版圖現雛形
據記者了解,6家工信部重點支持的企業包括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
-
樓市拖累 7月匯豐服務業PMI創9年新低
不過,蔡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份,非制造業PMI各項指數波幅不大,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
鄭州兩月連出兩地王 低迷樓市下意在托市?
8月6日,鄭政東出【2014】6號(網)城鎮住宅用地在網上進行拍賣,編號為50759529的企業最終以52430萬元競得,溢價率128.65%,折合每畝1614萬元,樓面價...
-
發改委回應反壟斷 將處罰12家零部件日企
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6日說,目前上海市發改委對克萊斯勒、湖北省物價局對奧迪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現已查明兩家企業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近...
-
日均超11億元 成都社會投資“井噴”
3月至6月,全市私營企業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新登記私營企業25660戶,同比增長63%;新增注冊資本774.18億元,同比增長56%。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新登記394戶,同比增長30%;新增注冊資本總額38.4155億元,同比增長41.3%,增長率居各類市場主體的第一位,高出內資企業25.6個百分點。...
-
李嘉誠欲斥資50億美元買百架飛機
原標題:李嘉誠欲買百架飛機 頻頻出手投資高科技產業的亞洲首富李嘉誠近期再有新動作。據外媒報道,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欲斥資50億美元,收購愛爾蘭Awas航空租賃公司旗下約100架飛機資產。長江實業方面表示,收購...
-
重旱已致“中原糧倉”河南經濟損失40億元
原標題:重旱已致“中原糧倉”河南經濟損失40億元 2014年8月6日,河南達到60年以來最嚴重旱情,鄭州新密李灣水庫如今水都見到河底了,新密市劉寨鎮東馬莊村王振彪和崔建枝夫婦承包的上百畝試驗田農作物由于干旱...
-
保監會:失效保單可選擇恢復保障
原標題:保監會:失效保單可選擇恢復保障 中國保監會日前決定開展人身保險失效保單清理專項工作。所謂失效保單是指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后,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自保險人催告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