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專業機構的數據顯示,北京11月第一周(11月3日-11月9日)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886套,環比微漲0.4%。扣除保障房、自住房和定向安置房后,純商品住宅成交僅為819套,環比下降54.3%。新房成交均價(不含保障、含自住)2.2009萬元/平方米,環比結構性下降11.1%。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11月第一周,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市場有7個期房項目取得預售證,供應期房1454套。新增的7個項目,除泛海國際位于四五環之間外,其余均位于五環以外。其中擬售均價在4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有4個,套均總價在600萬元以上的有5個,供應以中高端為主。此外,本周期房項目供應均為老項目后期,除個別項目由于結構性因素,擬售均價有所上漲外,多數項目定價基本與上期持平。
“本周成交均價與上周相比下降11.1%,處于偏低水平,一方面有自住房成交拉低的作用,另一方面與高端成交下降有關,單價4萬元/平方米以上的成交量較上月下降71.8%,也在一定程度上結構性拉低了成交均價。”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認為,從較為熱銷項目看,10月以來價格走勢較為平穩,但部分項目的價格降幅有擴大趨勢。從目前房企年度目標完成率來看,除少數房企表現優于整體市場外,多數房企業績完成仍然面臨較大挑戰,年底房企促銷走量的壓力依然較大。
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專業數據顯示,11月1日-9日,不包含保障房、自住房和定向安置房,北京實際純商品住宅成交932套,比10月同期上漲240%,比9月同期微降1.1%。純商品住宅期房供應3710套,是上月同期的4.7倍,是去年同期的14倍。
“在面臨高企的庫存壓力、業績壓力以及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下,推盤節奏的加快也在市場的預期之中,預計后續房企積極推盤還將繼續。”張旭認為,年內多數房企業績完成與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年底收官將至,為增業績房企的促銷投入有所加大,未來價格依然存在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