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泰戈爾像》 一九四○年 徐悲鴻作 |
![]() |
長期以來,不少人都以為東西方藝術如同兩條平行的直線,沒有交集的可能。因為東方藝術追求一種富 有詩意的情境。而西方藝術恰恰相反,強調用技術對形體進行逼真生動的再現??墒前殡S著東西方藝術家廣泛的交流與互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藝術時代不 可避免地到來了。
一
《東西方藝術的交會》的作者邁克爾·蘇立文,是世界著名的漢學家、美術史論家,他畢生專注中國藝術的研究與傳播,是最早向西方介紹中國現代 藝術的西方學者。蘇立文進行中西方藝術比較研究時,嚴格遵循學術自身的規律進行大膽探索、小心求證??傮w來看,他從事中西方藝術比較研究,是站在西方學者 的角度,重點關注工業革命之后,西歐繪畫與中國繪畫之間的交流互動所形成的創作局面。工業革命后,一些兼具畫家、傳教士雙重身份的歐洲人,跟隨商船,漂洋 過海來到中國。傳教士想盡辦法傳播教義,然而中國人對西方的基督教并不熱衷,而是對西方書籍中那些逼真的插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西方繪畫重在寫實,用線 條、色彩、明暗、結構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再現形體。而中國繪畫卻恰恰相反,追求主觀的真實,乃至書法、篆刻和詩歌,都成為繪畫的組成部分。中國畫家在未接 觸西方繪畫之前,其造型能力是明顯偏弱的,單純用線條和水墨,顯然無法再現物體的真實??梢哉f,西方書籍中的插畫,是中西方繪畫交會的起點。
在東西方藝術交會的進程中,郎世寧是一個繞不開的畫家。他以傳教士之名來到中國,長期為清廷繪制各種畫作。其中傳世之作長軸手卷《百駿圖》 成功地將中西畫法融為一體。這幅畫為雍正皇帝專門繪制,該畫因手卷形式所要求的無固定焦點連續透視法是中國式的,可是為了達到景深效果,倒影和陰影的使 用,則是西方式的。郎世寧憑著精湛的繪畫技巧贏得皇家貴族的賞識,他的身后,則有一大群中國學徒跟隨。郎世寧的作品為什么會受到中國繪畫的影響?難道他真 的醉心于中國水墨?蘇立文經過大量的分析和考證,認為郎世寧本質上是取悅于皇帝以及達官貴人,很難說在靈魂深處認可了中國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