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新媒體·華潤置地質量糾紛)
豪華小區“帶病上崗” 九成業主不敢入住——華潤置地建筑質量糾紛追蹤
在浙江省慈溪市,一座由央企地產公司開發建設、4年前就已經建成的豪華小區,入住率至今不到10%,近七成的業主拒絕收房。這個名為“橡樹灣”的“花園式”小區,是使用建筑垃圾填充樓板的“豆腐渣工程”。數百名業主與開發商華潤置地之間的質量糾紛已持續了4年……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橡樹灣小區并非孤例:在住建部“工程質量治理行動”近期查處的質量“黑名單”中,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上榜。一些工程質量違規違法的項目究竟如何追責,業主的損失如何賠償,至今沒有說法。
樓板里藏著塑料袋 近九成業主不敢入住
位于慈溪市坎墩街道的“橡樹灣小區”建成于2011年,當年在慈溪堪稱“天價”——2010年,慈溪市的商品房價格一般為每平方米7000元至1.3萬元不等,而橡樹灣毛坯房每平方米均價為1.8萬元,最高甚至達到2.4萬元。
然而,這座號稱“法式宮廷大宅”的豪華小區,卻在建筑質量上糾紛不斷。記者在多個毛坯房內看到,客廳的水泥地面上暴露著多根建筑鋼筋;在被敲開的陽臺墻角沿線,建筑樓板藏有多種碎石、塑料袋等建筑垃圾。17號樓501的業主表示,房屋準備裝修的時候,樓頂上突然“破了一個大洞”,“從501室可以直接看到601室的天花板”。記者來到現場時,該洞口已經修補,留下一塊四方形的“疤痕”。
事實上,慈溪市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局在其出具的一份“工程質量監督檢查記錄表”中認為,“客廳處樓面現澆板面鋼筋露筋較多,板面不平整”。寧波市住建委于2012年組織專家團隊出具的鑒定意見也明確指出,存在“地面大面積空鼓,樓板上填充料使用建筑垃圾”等質量缺陷。24號樓外墻曾出現從頂層到底層的“貫穿性裂縫”。
此外,保溫層厚度不到10毫米,低于建筑標準一半;電梯故障頻發,有的甚至“一天壞7次”;屋面多處滲水漏水、消防安全通道過于狹窄、層高嚴重縮水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小區業主。現任“維權小組”組長的孫龍炳表示,該小區632戶業主均已付清房款,但400多戶業主至今拒絕收房,僅有四五十戶入住。
公開信息顯示,該小區開發商為“華潤置地(寧波)發展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是“寧波建工”和“浙江東航建設集團”,“慈溪建設工程監理公司”作為監理單位承擔監督職責。
在施工過程中,建筑質量主要由監理單位負責監督。“然而,現實中的監理單位是否能完全獨立于開發商和建設單位,嚴格履行監督職責,卻需要打一個問號。”中國建筑業專家委員會專家程海斌說。
部分墻體沒有保溫層 “問題工程”如何通過驗收?
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第三方檢測報告顯示,在被檢測的39個項目中,13個項目“不合格”。記者查閱資料顯示,該小區2011年3月通過質量驗收并辦理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同年12月開始辦理房屋交付。這樣一座存在明顯質量缺陷的天價“問題工程”,究竟是如何通過驗收的呢?
以墻面保溫層為例,慈溪市建筑安裝工程質量監督站于2010年12月30日出具的“驗收備案證明”顯示,“橡樹灣小區”建筑節能工程質量驗收結果符合“熱橋20毫米聚合物外保溫”的標準。然而,2012年,上海房屋質量監督站對小區墻體保溫層進行的抽樣檢測結果表明,小區部分墻面保溫層僅10毫米,有些墻體甚至沒有保溫層。
在相關部門針對業主的回復中,始終強調“存在的質量問題不影響結構安全”,且可以通過返修整改滿足圖紙規范和使用要求。
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工程”順利通過驗收的案例,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比如,出現地基下陷、墻面開裂、樓房漏水等多種問題的武漢經濟適用房項目紫潤明園,就曾頭頂“武漢市建筑工程黃鶴獎銀獎”“武漢市結構優質工程”等多個光環;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心苑西園小區,17號和18號樓因發生傾斜、開裂而“倚靠”在一起,相關部門仍表示并非“建筑質量問題”。
央企建筑質量尚如此 誰能還公眾一套“放心樓房”
2014年9月以來,住建部啟動了為期兩年的“工程質量治理行動”,包括中國建筑、中國二冶、中煤建設等在內的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悉數上榜住建部的質量“黑名單”。
事實上,在保障建筑質量方面,我國已形成了包括建筑法、招標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及各地司法解釋在內的較為完整的法律體系,“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沒有嚴格執行,另一方面由于違法成本太低,對企業并沒有真正的威懾力和約束力。”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楊莉莎說。
以慈溪市橡樹灣小區為例,盡管在該小區購房的大多是慈溪本地民營企業家,但面對央企和相關部門,糾紛的處理和解決仍顯得困難重重。“維權組長4年之內換了3個。”孫龍炳說,“這個活兒確實不好做。”
2012年到2013年,在業主的反復申訴下,慈溪市建筑安裝工程質量監督站至少5次向華潤置地(寧波)發展有限公司發出整改通知,但是,近日記者在小區現場發現,物業方多以重新粉刷墻體等方式遮掩質量問題,對于填充建筑垃圾、保溫層不達標、層高縮水、鋼筋暴露等更為嚴重的問題,卻至今沒有處理。
法律人士表示,建筑質量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面對房地產商和多有地方保護心態的地方政府,業主始終處于弱勢地位。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負責人表示,要嚴格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強化工程質量終身責任的落實,對相關的違法違規案件及責任人通報曝光、嚴肅查處直至清出市場。(“新華視點”記者羅政、魏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