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香港房價會大跌五成以上”,有“商品大王”之稱的吉姆·羅杰斯,日前對香港樓市發出警訊。
對于香港這樣一個寸土寸金、以英尺論價的地方,預言房價會大跌五成以上,還給出具體期限,確實需要勇氣、膽略和眼光。
羅杰斯的勇氣、膽略和眼光從何而來?
如果未來兩年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引發美元持續升值、香港資金外流,“對香港損害很大”;香港政府可能會取消港幣對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屆時香港房價也會受到沖擊”。這就是羅杰斯的理由。羅杰斯提醒,3年內金融危機一旦發生,資金大幅撤出香港,房價將下跌超過50%。他表示,“有些人仍然會說,香港土地供應少,房價沒有下降空間。但每次泡沫出現時都聽到這句話,我就不會當真”。
近年來,香港樓市持續飆升,在2014全球房價最貴10大城市中,香港位居第五,每平方米均價為16125美元。如此高房價,不僅讓60%左右的工薪階層望樓興嘆,也讓羅杰斯慨嘆,“香港樓市泡沫已處于極端階段,出現大幅調整是合理的。”
誰會是壓垮香港樓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供給嗎?香港個人住宅供給量確實在增加,比如,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15》中顯示,2014年香港個人住宅的落成量(供應量)增加90%至15720個單位,較2013年的8250個單位幾乎翻倍。特區政府預期,2015年和2016年兩年的落成量將超過3萬個單位。不過,供給再多,特區政府總可以在必要時干預。而美元進入加息周期,則不受特區政府左右。
隨著美元進入加息周期,資金流出香港的規模越來越大。熱錢吹大的資產泡沫,也將面臨破滅風險。
羅杰斯的預言,并不僅僅對香港樓市具有警示意義,對內地房地產市場,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與香港樓市一樣,近年來,內地一線城市房價也是高歌猛進,北京四環內房價已進入8萬元時代,說這樣的樓市泡沫同樣“處于極端階段”似不為過。而炒作一線城市房價的理由,竟然跟香港樓市有很多相似。香港樓市上漲,是因為人們堅定地認為,在一個彈丸之地,供給有限,房價不可能出現下跌;而在很多人看來,內地一線城市同樣土地供給有限,而且這些城市集聚了中國最好的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不僅國內有著強勁需求,海外也會有資金青睞這塊沃土。所以像北京這樣城市的房價,根本不可能跌,現在四環內每平方米8萬元的房價,20年后有望達到每平方米80萬元。
羅杰斯預言的價值在于,熱錢推高的資產價格泡沫,不僅存在于香港,也同樣存在于內地一線城市。相同的道理是,如果未來兩年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引發美元持續升值,不僅香港資金外流,“屆時香港房價會受到沖擊”,內地樓市特別是價格奇高的內地一線城市房價,同樣面臨熱錢流出的考驗。
何況,與香港樓市當前的供給形勢一樣,一線城市樓市供給并不短缺;與香港高房價讓一線城市工薪階層望樓興嘆一樣,一線城市的高房價,同樣讓普通居民望而興嘆;香港資金進出自由,內地也在加快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如果說羅杰斯給出的是預言的話,那么,向來對市場敏感、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不僅近來頻頻在香港降價銷售旗下樓盤,比如,2014年年初,李嘉誠旗下新年首個樓盤就推出七五折優惠,這一優惠水平當時在樓盤區域最低,2014年5月,李嘉誠旗下香港荃灣一個樓盤開盤打了八五折,價格較同區較新樓低逾一成,今年4月4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又以8折優惠促銷其位于香港將軍澳的樓盤;而且近兩年來,李嘉誠甚至也在大舉拋售內地物業,甚至那些被廣為看好的一線城市物業。李嘉誠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人們什么?從羅杰斯的預言中我們又能品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