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浙江省為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并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建設,讓土地經營權流轉擁有“一紙憑證”,這張憑證就是確權登記頒證。
近年來,浙江全省流轉耕地面積達到915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48%,在推進農村承包耕地經營權流轉已走在全國前列。
為進一步規范、提升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我省將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并在年內完成所有涉農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建設。
“以往,農民之間的土地流轉一般都是靠口頭協議,一旦出了事情,就互相之間解釋不清楚了,法律也沒有憑證來幫助無過錯方。”浙江省農業廳經營管理處處長朱勇軍告訴浙江在線記者,“以后土地流轉時,必須通過公開的交易平臺,而且還要持有有效的書面委托。這樣不僅規范了土地經營權的流轉,而且也能得到法律承認。”
目前,省內11個市都已基本建立流轉平臺或試點,各類平臺的品種也呈猛增趨勢。浙江力爭在2015年讓所有涉農縣(市、區)建成縣、鄉兩級信息互通、交易聯動的公益性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并通過村便民服務中心等延伸覆蓋到村,做到每一個縣都要有固定的場所來進行土地流轉交易。
與此同時,浙江省還加強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現在,全省93.2%、93.7%和59.7%的涉農縣(市、區)、鄉(鎮)和村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機構。其中,已有2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土地經營抵押擔保試點,促進了土地經營權的資本價值實現。(浙江在線見習記者/金林杰 編輯/馬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