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不再管理小區,聘請的物業公司也拍屁股走人。北郊農興路西安市工商局家屬院居民生活一下子亂了套。隨后小區成立了業委會,扮演起了物業的角色,對居民生活實施管理,可收費問題卻觸動了大家的神經,引發了居民不滿。
突然沒人管 小區亂了套
老趙是西安市工商局退休職工,家住農興路8號工商局家屬院,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的老房子,在老趙印象中,一直以來他住的這套房子都是由單位管理,除了基本水電費以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費用,衛門工資、垃圾費等這些費用全都由單位負擔。從2012年開始,單位不再插手小區的各項事務,并聘請了物業公司對居民的生活進行管理。從此老趙所住的房子和其他商品房小區一樣,除了日常的水電費以外,還要給物業公司交納物業管理費。從原來的不交費變成交管理費。開始大家還有點不適應,畢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老趙和鄰居們也就漸漸接受了交費這件事。誰知,物業公司在入駐小區1年多后,又出現了變故,公司覺得小區沒有錢可賺便自行搬出了小區。
自從物業公司拍屁股走人后,小區一下子陷入了無人管理的境地,居民生活亂了套。隨后,小區成立了業委會,扮演起了物業的角色,對居民生活實施管理。接著,業委會成員根據小區面臨的情況,又招聘了一對夫婦負責小區看門及垃圾清掃工作。
收費價格高 都比規定貴
雖然小區幾經變數,但居民生活最終得到了妥善的管理,這原本是件好事,可沒多久,新的問題又來了。老趙說,業委會貼出的收費標準,物業費每平方米1元,水費3.2元/噸,電費0.6元/度,都比政府的定價要高。為此居民不答應了。老趙說,根據政府規定,像他們這樣的房子收取物業費要分等級,最高的是0.45元,最低的是0.30元,而業委會貼出的收費標準遠遠高于這一標準。
對于居民質疑收費高一事,業委會主任黃先生告訴記者,自從物業搬走之后小區無人管理,在北關街辦協助下成立了業委會。隨后業委會成員根據小區情況,制訂了每平方米1元的收費標準,雖然高出政府的標準,但實屬無奈。黃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小區有45戶居民,房屋面積加起來是2700多平方米。而業委會有4個成員,每個成員每月有100元通訊補助,用于相互聯系處理小區事務。隨后,每月要支付從事看門及垃圾清理工作的夫婦2200元工資,結余下來也只有100多元。如果不高出一定比例收費,小區根本沒法有效管理。“我們將收費及支出都向居民公布過,對于個別居民不理解,日后也只能去做工作了。”黃先生說。
業委會無權管理小區
房管局
業委會無權管理小區
業委會的職責原本是監督并和小區物業共同管理居民生活。那么西安市工商局家屬院業委會成員是否可以代替物業對小區進行管理呢?西安市房管局工作人員說,現在很多人對于業主委員會的職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認為業主委員會成立了,就可以直接對小區進行管理了。其實不然,業主委員會主要起紐帶和橋梁作用,代表業主和物業管理部門溝通,無權直接對小區進行管理。
“業主委員會去直接負責小區管理和收費肯定不符合法律規定。”這位工作人員說,從長遠來說,提倡小區聘請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對小區進行管理,而不是業主委員會親自上陣。
本組稿件由記者張雷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