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訊(記者王星明)5月3日,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2015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522元/平方米,環比微跌0.01%,跌幅較上月縮小0.14個百分點,再次出現止跌的跡象。而由克而瑞信息集團(CRIC)、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和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同期發布的中住288指數也顯示,2015年4月全國一手房住宅價格指數為1079.6點,環比下跌約0.01%,指數值與上月基本持平,連續一年下跌勢頭趨于終止,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更是驚人。兩個指數報告分析認為,二季度樓市或將迎來全面回暖。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4月,蘭州主城四區新建(住宅)樣本均價6878元/平方米,是百城中唯一一個環比持平的城市,而這個價格相當于中指院2013年年初監測的蘭州房價水平。中住288指數中,蘭州一手房交易價格環比跌0.48%,同比下跌3.5%;在其二手房報告中顯示,蘭州與天水二手房交易價格均在下跌,其中蘭州環比微跌0.04%,同比下跌1.58%;天水環比下跌0.22%,同比下跌2.59%。
百城房價現止跌跡象
數據顯示,2015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522元/平方米,環比微跌0.01%,跌幅較上月縮小0.14個百分點。從漲跌城市個數看,39個城市環比上漲,60個城市環比下跌,1個城市環比持平。
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與2014年4月相比下跌4.46%,跌幅較上月擴大0.11個百分點。按中位數計算,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中位數為693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01%,同比下跌4.85%。
市場回暖趨勢將進一步延續
中指院報告分析認為,從政策方面來看,“3·30新政”后,多城市繼續出臺公積金調整政策,積極穩定住房消費;貨幣方面,4月20日央行宣布再次降準1個百分點,進一步改善房地產投融資環境;需求方面,各類政策組合效果初步顯現,市場信心逐步增強,樓市整體成交量平穩釋放;供應方面,隨著房企推盤節奏加快,主要城市迎來供應小高峰,庫存量略有增加。整體來看,政策利好影響下百城價格指數整體表現平穩,跌幅繼續收窄。
克而瑞分析師李春燕稱,“4月份一線城市價格的上漲,除了政策利好外,成交量的上揚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在量價齊升的態勢下,一線城市發展態勢不可低估。”與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樓市顯著回暖不同,三四線城市樓市對新政刺激反應較為滯后,但市場向好趨勢明顯。“盡管樓市分化加劇,但回暖仍然是目前的主旋律,二季度樓市或將呈現量升價穩的趨勢。”
蘭州主城區新房價與上月持平
2015年1月至4月,蘭州主城區新建住宅樣本均價分別為:6992元/平方米、6986元/平方米、6878元/平方米、6878元/平方米。從樣本均價來看,6878元/平方米已經創下了蘭州主城區新建住宅樣本均價2013年4月以來的最低值。
從西北五個省會城市看,烏魯木齊和西寧新建住宅樣本均價出現環比上漲,烏魯木齊環比上漲0.84%,樣本均價7547元/平方米,漲幅居百城漲幅榜第8位;西寧漲幅為0.49%,樣本均價5944元/平方米,居百城漲幅榜第19位。西安和銀川環比下跌,西安環比下跌0.16%,樣本均價為6727元/平方米;銀川環比下跌0.81%,樣本均價為5050元/平方米。
5月蘭州房價或將步入新一輪上漲通道
比數據更直觀的是樓市陸續傳出的回暖信號。4月,蘭州各中介公司生意逐漸升溫,不少中介經紀人稱,“忙得連周末休息的時間都沒有”。而58同城相關負責人也認為,5月份蘭州二手房市場還會繼續回暖,不過,“不同區域的房價分化將會加劇,而新建商品房價格將趨于平穩。”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稱,從蘭州的房價走勢看,連續兩個月的下跌態勢遏制,而呈現止跌的態勢,這和市場成交量開始上升、房企的定價策略有所轉變是有關系的。尤其在營業稅免征期從過去五年改為兩年后,蘭州住房市場改善型購房需求積極釋放,這背后則帶來一手房成交量的上升。這個時候房企也會放棄此前兩個月降價的做法。
另外,隨著房價止跌現象的出現,預計5月份開始蘭州房價將步入新一輪上漲的通道中。尤其從目前市場走勢看,購房者的市場預期已經發生轉變,相關策略應該是積極入市,而非盲目觀望。
人民日報:
樓市明顯回暖大規模漲價難再現
樓市“3·30新政”滿月,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了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4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微跌0.01%,跌幅較上月縮小0.14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新政的實施讓更多自住型需求得以釋放,從而帶動樓市出現回暖。但也要看到,樓市整體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仍未改變,去庫存和走勢分化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的主基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央行到地方,相關政策層出不窮,使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出現明顯復蘇。二季度仍有降準降息的可能,購房者入市的積極性正在提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樓市分化格局卻似乎并未因近期的整體回暖而改變。以保利地產在全國各項目4月份的表現為例:一方面,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一二線重點城市銷售環比增長超過50%;另一方面,在沈陽、南京、無錫、武漢、佛山等二三線城市新政利好影響卻顯得滯后。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廣大三四線城市住房供給過剩、有效需求不足導致其樓市庫存仍然高企,而人口凈流入較少又讓潛在購房者普遍期待房價進一步回落,從而導致當前購買意愿不夠強烈。因此,4月份非一線城市樓市的變化可用“局部活躍、整體疲弱”來概括,去庫存仍是主基調。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則分析,樓市作為“最大規模資金蓄水池”,短期內被股市替代而不再會有普遍性的規模化增長機會。股市的一路上漲更是讓很多投資客開始轉戰股市,從而減少了投資性購房需求。
專家普遍認為,大部分城市的樓市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仍有明顯的去庫存壓力,這導致年內難以出現大規模漲價。不過,在中國經濟企穩跡象明顯的背景下,樓市新政將確保自住型需求的釋放,這意味著人們也不必為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而擔憂。未來不能排除部分資金從股市重新“殺回”樓市的可能性。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