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正在工作中
2010 年畢業后,內江小伙張科外出務工,他發過傳單,賣過電視,擺過地攤....。。經過自己不斷努力,他已成為很多人羨慕的人,28歲就成了內江一家房產中介公司老板之一。談及創業初期的辛苦,他回憶第一筆單子花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和買家之間的通話記錄有800余通。對年輕朋友的寄語,他說: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總會達到目標。
只身到重慶
在大城市尋找立身機會
2010年,張科從內江職業學院畢業后,拖懷揣著夢想,托著行李箱去到了重慶。在重慶的一家大型房屋中介公司,他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此,“房產經紀人”成了他的職業標簽。
在重慶市江北區,他花了15天時間,熟悉所有樓盤,包括哪條街有哪些小區,每個小區有幾棟房子,每棟房子的戶型、朝向等。然后再畫出圖紙,如此,他很快熟悉了地盤,工作起來可以說得心應手。
剛去重慶,盡管人生地不熟。但憑著自己的勤奮和沖勁,他第一個月便開了很多單,與同期進入公司的同事相比,已經算是非常優秀了。
創業后的第一單
與客戶通話有800余次
在重慶干了一年,學了很多本事,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偶然的機會,張科發現內江的房產中介已經初具規模,房屋中介也從最初的攤點變成了店面。自此,張科便開始盤算著回內江創業。
經過不斷努力,張科和同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創辦了名為“幸福到家”的房屋中介公司。創業后的第一筆單,從接觸客戶到完成各項手續,整個過程,花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
“我們的第一筆單子,和買家之間的通話記錄有800余次,我們保持了高度的耐心,客戶也給了我們充分的信任?!睆埧普f,第一次辦手續,走了很多彎路。但細想,客戶花幾十萬買房子,并愿意相信我們小公司,自己必須把事情辦好。
年輕是資本
辛苦奔波渡過創業艱難
公司開業不久,他們便面臨著失敗的困境。沒有客源,沒有收入,只能自己想辦法擴寬市場,尋找客戶?!皼]有客戶,沒有資金收入,但我們我們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有沖勁兒,所以要繼續奮斗”。隨后,張科和同事一棟一棟樓,一層一層貼代購小廣告,收集房源信息;也曾經搬著桌子到小區擺攤,收集房源信息。
就這樣,靠雙腳跑出來的客源,靠誠意換來的客戶。張科的公司慢慢走上了正軌,如今,已經有很多客戶主動找上門來請他們幫忙找租客、買家和房子?!皠摌I的一個必經時期,就是創業之初的失敗。感覺失敗了,自己再放棄的話,就真的完了。”張科說。
80后的張科很健談,也很幽默風趣。在他身上,看得到他所說的年輕人的沖勁,也更能感受到那種勵志的精神。張科表示,在跟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結識了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他還說自己也一直在學習,因為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王瑤姜曉鳳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羅尹(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