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市節節攀高,買股還是買房成為熱議話題。記者調查發現,雖然“賣房炒股”的現象并不多見,然而,在股市財富效應下,一些高端市場的購房者推遲買房計劃,轉戰股市。股市對樓市需求的替代,在一些高端項目上表現得格外明顯。業內專家表示,股市與汽車和房子銷售的關系是否真的存在負相關的問題依然不確定。即便是股市對消費造成了短期的影響,但長期來看股市的財富效應是占主導地位的,所謂的財富效應也就是從股票掙的錢還是要花的,還會跑到消費中去。
股市對高端實現替代
張先生是一家投資機構人士,近日受邀參加一次高端房產投資推介酒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酒會對于房地產項目熱度明顯降溫。“現場推薦的房子都不錯,邀請的來賓也具備買高端房的實力,然而,你也知道,現在大家都在談股市。”張先生表示。
隨著股市行情創下了2009年來新高,作為中國兩大投資渠道的股市重新吸引了一大波資金進入。面對已經如火如荼的股市投資,樓市的吸引力開始有所減弱。股市對樓市需求的替代,在一些高端項目上表現得格外明顯。
北京一個高端項目銷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隨著本輪股市的繁榮,不少客戶選擇推遲購房計劃,“好多客戶已經交了訂金,但就是遲遲不簽合同,不是不愿意買,只是資金都在股市里呢。”
“能買高端項目的人肯定手里不是只有一套房,高端房子除了居住功能外,也具家庭資產配置功能。”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股票資產在家庭資產配置中地位的上升,有可能會降低股票與住宅的替代關系,而高端房子的客群對于投資更為敏感。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股市向好更多的利于剛需和改善型項目的銷售,中端客群的投資心態更為保守謹慎,短期自股市博取高收益后,會將資金逐步抽離風險度高的股市,轉而尋求更穩定的增值途徑,這種情況下,樓市可以算得上首選。而高端客群的風險承受力更高,投資偏好更積極,對于資產配置考慮的因素也更復雜,購置房產鎖定的資金量過大,可能會導致這類客群在牛市環境下暫緩購房。
財富效應會刺激購房需求
面對已經如火如荼的股市投資,是否還要寄望于房地產谷底反彈的前景,似乎成為了一道更加兩難的問題。股市走強與樓市消費的關系,也引起學界的注意。
在本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當前經濟形勢與對策”主題講座上,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指出,從短期來看,股市的走強可能確實對消費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汽車和樓市,很多人把準備買房買車的錢投入到了股市,因此對汽車和樓市的銷售情況產生了影響。而如果股市沒有上漲那么多,這些汽車和房子可能會賣得好一點。
不過,宋國青認為股市與汽車和房子銷售的關系是否真的存在負相關的問題依然不確定。汽車銷售低迷受多種因素影響,到底是經濟不景氣還是別的原因仍在猜測之中;對樓市來說,股市是否真的產生了負面作用就更加難說了,雖然有把房子賣了買股票的說法,但這都是猜測,實際上是做不出來的。
宋國青表示,即便是股市對消費造成了短期的影響,但長期來看股市的財富效應是占主導地位的,所謂的財富效應也就是從股票掙的錢還是要花的,還會跑到消費中去。
何時反轉仍未定
在股市節節攀高的同時,樓市的刺激政策同樣接連發力。
二套首付降至4成、營業稅免征年限從5年降至兩年等利好更是迎來了近六七年來最重磅的一次政策寬松。在今年樓市新政利好助推之下,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多個城市樓市持續火爆,特別是一線城市交投活躍,銷售回暖跡象明顯。
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五一期間(5.1-5.3),商品住宅成交套數324套,環比去年同期增長91.7%,今年的五一商品住宅網簽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倍,市場強勢回暖。
業內人士表示,在近期政策的頻繁刺激之下,前期觀望的購房人群將加速入市。一線城市在本輪市場復蘇中將成為領頭羊。隨著市場交易好轉,房企的經營壓力將得到緩解。不過,目前股市仍然處于牛市之中,除了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庫存仍較大,對于買房還是買股,房地產未來的走勢如何,供求關系是否不可逆轉等,依然是不少買家內心的疑問。
京華時報記者 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