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華是位留美博士,在海外擁有良好的事業平臺, 2012年他放棄了國外的一切,回到南昌發展。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像胡春華這樣的人才,我市用更優惠的政策、更優質的環境讓人才扎根南昌。據悉,我市今年將人才重點集中在江鈴汽車、集成電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大重點產業;教育、衛生、文化領域;同時,隨著地鐵的建設,軌道工程也將成為我市新的人才聚集領域。
◆吸引人才
人才大廈將容納百家小微企業
高新區是全省“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之一,隨著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硬件服務體系化建設日顯不足。為此,高新區投資1.5億元在艾溪湖畔的“云中城”項目建設南昌人才大廈,其中公共服務和辦公孵化區域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據了解,人才大廈項目已于5月中旬基本完成。
“截至5月份,高新區聚集了各類人才7萬多人。”高新區黨工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向陽告訴記者,人才大廈公共區域能容納100家左右的小微企業入駐。
◆模式創新
搭建“中關村式”創業孵化平臺
“為了配合人才大廈的建設,引進小微企業特別是大學生來創業,我們啟動了新型的‘中關村’模式。”人才大廈業主、南昌百樹教育集團董事長閔洪根與高新區管委會一同為入駐企業搭建創業孵化平臺。
據了解,入駐人才大廈的企業除了享受高新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外,閔洪根還將對每一個入駐的大學生給予補貼,“我們為入駐企業新聘的本科生提供每月1000元的補貼,研究生的補貼為每月1500元,連續補貼3年,每年輻射一千名大學生”。此外,平臺將為創業者搭建創業融資平臺,為他們提供投資、擔保等服務,提供風險基金、風投支持。
◆留住人才
1182套公寓供高層次人才租住
目前,在高新區火炬五路以北、中電路以東,一個精心打造、極具創意特色的新型國際人才社區已然初具雛形。
據了解,我市人才公寓小區總建筑面積近15.7萬平方米,主要用于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南昌市創業創新期間的政策性租賃周轉用房。
“項目明年6月可以交付使用。”南昌高新區創投公司甲方代表楊和鐘介紹,人才公寓小區已有12棟主體結構封頂,“1182套公寓中,802套將于2016年4月前完成精裝修,可以實現人才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