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部環境舒適,老人們怡然自得 記者胡冬冬 攝
記者馬振華 董曉勛 通訊員趙靜
5年虧損百萬元,物業公司撤出后再無公司接手,“棄管”小區業主不拿一分錢,自己管理小區。昨日,硚口區集賢北苑小區業主盤點自管一年來的“家底”:不僅維持了小區正常運轉,收益還略有盈余。
物業5年虧損百萬撤出
小區無公司接手遭棄管
集賢北苑小區位于硚口區榮華街集賢里社區,有400多戶居民。業委會委員劉援朝介紹,業主大多在2003年入住,去年小區物業一紙公告撤出小區。公告稱,10多年來,物業公司人工費漲了2—3倍,電費漲了1倍多,電梯維護費漲了2倍,而物業費原地踏步,交納率僅六成,近5年來公司每年平均虧損20多萬元。
“沒有了物業,小區每天垃圾誰來清掃,大門誰來看管?”劉援朝說,當時不少居民都有點慌。
業主們四處尋找物業公司。然而,小區物業規模太小,物業費收益少;更何況小區設施設備老化,物業公司接手還要花幾十萬進行大修,沒有一個愿意接手。而愿意接手的公司開出條件:物業費從0.9元/平方米漲到2元多/平方米。業主們無法接受這個條件。
自己管自己的小區
7位業主代表約定不拿一分錢補貼
小區業委會主任劉雙全說,眼看小區管理陷入癱瘓,小區很快成立業委會。沒有物業公司愿意來管,業委會確定業主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區,7位業主代表集體約定:不從小區公共收益中拿一分錢補貼。
據介紹,小區將保潔、保安、電梯維護等專業物業服務外包,專業物業服務人員未減,成本沒變。但是,參與管理的業主無報酬,使得物業管理成本一下降低了四成左右。
除了業主代表,其他業主也主動為小區志愿服務。業主楊得意從事建筑管理工作,小區整修停車位,他就發揮專長自己上陣,義務買水泥材料、干泥工活,節約了人工成本。
劉雙全說,業主們為小區志愿服務,街坊們看在眼里,紛紛交納物業費。一年內,小區物業費交費率從六成提高到九成,每月公共收益多了1萬多元。
保安保潔有人做設施設備有人修
一年下來小區公共收益有盈余
劉援朝說,業主自己當“窮當家”,比物業公司更精打細算。小區二次供水,業主自治改成高壓供水,每月電費就省了2000多元。小區照明用的白熾燈換成了節能燈,每月又省了電費兩三百元。
業主王德昭介紹,小區有14部電梯,以前電梯經??ㄈ耍飿I公司也無錢修理,業主上下樓梯很沒有安全感。業主自管后,所有電梯都換了鋼絲繩,一年來電梯卡人的事情少了很多。
“我們小區是電梯房,現在物業費還是0.9元/平方米,周邊都在1.5元/平方米上,這樣的物業費水平下,保安保潔有人做,設施設備有人修,很不容易?!蓖醯抡颜f。
劉雙全說,一年來,通過小幅提高停車費、追要公共維修資金、預交停車費等辦法,小區維持了正常運轉,還扭虧有了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