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國際新城核心區規劃 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 張達
日前,有關北京市政府將搬遷通州的傳聞再次攪動人心。證券時報記者昨日從多方了解到,這一傳了10年之久的消息這次最終成行的可能性較大。業內人士認為,該消息利好區域樓市及相關上市房企,但通州房價短期很難大漲。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把通州打造成北京副中心是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的首要戰役,北京市政府東遷通州或將直接影響幾十萬就業,人口遷移將促使通州地產行業迎來漲價新機遇。
“通州區域有些二手房價格已經比3、4月份上漲了10萬元至15萬元,很多房源已經賣空了,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后,這邊的房價還將上漲。”鏈家地產通州區域門店某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不過,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經理孔丹認為,北京限購未被取消,投資客銷聲匿跡,改善型購房需求成為樓市主力軍,目前樓市交易量的回暖更多的是依賴于政策刺激導致。
“通州樓市上一次沸騰是在2009年,一個將把通州建設成為國際新城的概念讓通州房價一年內便從5000元暴漲至3萬元。但是今非昔比,憑借幾個簡單的概念炒作就能把房價炒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孔丹表示,如今昌平、亦莊、大興、順義等都成為了北京重點打造的衛星城,發展速度迅猛,都將成為北京中心城區的產業、醫療、教育、人才等疏解的區域,消費者的置業選擇更多。隨著北京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向北京近郊和遠郊區縣疏解,這些區域將迎來更快的發展,區域也將更加成熟,京津冀的產業布局、人口布局和能源布局等也將更加合理,隨著衛星城各方面配套的成熟和完善,區域價值也將不斷提升,未來房價的上漲也將是區域綜合價值提升一個反應,但是,如果無法改變“有城無業”的現狀,僅僅依靠概念炒作,房價在短期內很難出現大漲。
不管房價未來表現如何,資本市場的反應總是最快的。具有“通州概念”的相關上市房企中國武夷(000797)、新華聯(000620)、華業地產(600240)等近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出臺及北京通州副中心的預期下,股價漲幅不小。
東興證券房地產行業研究員鄭閔鋼表示,中國武夷在通州的項目居通州新城的核心區,公司在通州尚有600畝土地;新華聯的注冊地就在通州,在當地所開發項目較多。北京市政府如果搬遷到通州,對在通州項目儲備豐富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的發展是個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