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專車、專車司機、出租車的新聞頻上頭條。社會各方都在期待這一關乎百姓出行的出租車行業(yè)改革方案出臺。
事實上,一些地方出租車改革的序幕已悄然拉開。今年5月初,浙江義烏市出臺“出租汽車行業(yè)改革工作方案”,打響了出租車改革的第一槍,出租車司機和民眾受到鼓舞。據悉,全國性出租車行業(yè)改革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謀劃之中。
出租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看到,在中國有些城市,甚至出現十幾年沒有增加過一輛出租車的現象,市場化步伐的滯后無疑是不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的。的哥收入降低,乘客體驗差,市場供需不足,似乎各方都不太滿意。
郵局不努力,成就了順豐;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淘寶;通訊不努力,成就了微信;商場不努力,成就了淘寶……出租車市場不努力,成就了滴滴快的!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資本市場的角逐,讓人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補貼高、服務好、體驗佳、價格低的出行體驗,這是大數據技術帶來的盛宴,受益者不僅是公眾,還有出租車司機。根據滴滴快的公司的數據,全國有20萬司機用滴滴快的打車軟件每月增加2000元收入。“互聯(lián)網+交通”給出行領域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已經不可逆轉。
簡化準入、打破壟斷、完善退出機制,這是人們對出租車行業(yè)改革的普遍期待。當然,改革方案要兼顧各方利益、維護行業(yè)秩序,任何一項改革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更何況這一涉及億萬消費者出行的方案。如何尋求出租車改革的最大公約數考量著政府的智慧,也需要社會各方的耐心和理解。因為社會全員都是這場改革的參與者,是出行行業(yè)秩序的維護者。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年,希望監(jiān)管部門用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人們期待著,改革方案能吸收公眾和市場的呼聲,激勵先進技術和先進生產力釋放活力,讓改革更接地氣。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