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而一季度為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5%。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4259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2.9%。
距離樓市“3·30”新政至今已過去一個季度,房地產市場的銷售和開發投資表現引人關注。
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而一季度為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5%。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4259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2.9%。
樓市表現分化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房地產市場的運行也與貨幣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繼去年末開啟降息周期之后,2015年上半年又經歷了三次降息、兩次降準,調整力度堪比2008年。尤其是“3·30”新政之后,一二線城市樓市迅速回暖。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7月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6月份,該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99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3%,同比增長69.3%。目前已連續4個月出現環比增長的態勢。
在樓市升溫之后,消失已久的“日光盤”也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和廈門等二線核心城市出現。
在廣州,5月30日,位于地鐵3號線大石站的敏捷·四季花園開盤,就出現數百人搶購而“日光”的景象。在北京,此前4月底,泰禾拾景園、旭輝御錦以及合生悅上城在開盤當天便實現了“日光”。
不過,在樓市回暖的同時,不同區域之間的分化在不斷加劇。分地區看,1~6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239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增速比1~5月份提高5.7個百分點;銷售額20809億元,增長15.3%,增速提高10.1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中西部回暖的勢頭要慢不少。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3157萬平方米,增長1.3%,1~5月份為下降2.7%;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3142萬平方米,增長3.1%,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可見東部地區回暖的速度要遠高于中西部。
對此,張大偉稱,由于在經濟發展、公共資源、產業布局、人口流入等方面的不均衡,本輪復蘇過程中,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走勢,在一二線城市迅速回暖的同時,三四線城市的影響相當有限。而一線大城市和廈門、南京、杭州等二線核心城市大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因此東部的表現要明顯好過中西部。
河南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一份該省房地產新政實施效果調查報告顯示,房地產新政對小城市尤其是縣域地區的影響力有限。比如,縣域地區潛在購房者購房意愿增強的比例為23.9%,遠低于鄭州市區和其他省轄市市區。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1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二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投資、價格、銷售方面,情況比較好的還是一線城市和少數的二線城市,因為這些城市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都比較旺盛,所以房地產表現更積極一些。但是,多數的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尤其是一些四線城市,由于原來的房地產存量比較大,消化起來需要有一個過程。
去庫存壓力仍大
另一方面,雖然房地產銷售形勢明顯回暖,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開發商購置土地的熱情卻在下降。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3756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3%,增速比1~5月份回落1個百分點。
在土地購置方面,前6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5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866億元,下降28.9%,降幅擴大3.1個百分點。
張大偉說,開發投資額和土地購置還在下降,說明目前市場的庫存壓力仍比較大,仍然處于去庫存的階段,只有庫存去化得差不多了,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和土地購置的意愿才會上升。而為了去庫存,后續政策寬松和刺激還會繼續。
例如,日前寧波市財政局公布最新的購房優惠政策提出,在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在寧波購買住宅和非住宅的,按其所購房屋實際繳納契稅額度的50%給予購房補貼。簡單來說,就是任何類型的購房者都能省下一半的契稅。
盛來運提醒說,目前房地產庫存的消化速度在加快,“因為還有一個指標值得大家關注,住宅待售面積已經連續兩個月大幅度減少,5月末住宅待售面積減少了121萬平方米,6月又減少了191萬平方米,這也會對這些城市的房地產的回穩產生一種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