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耿諾
用“炒概念”的方式來炒高房價,并捂盤惜售,這種行為將受到嚴格監管。昨日,市住建委主任徐賤云做客城市管理廣播,表示近期全市房價不會大起大落,對于通州區近期的房價波動,主管部門已經開始密切監測;而對于開發商和中介機構捂盤惜售、虛假宣傳、惡意哄抬房價等不法行為,執法部門將加大查處力度,進行綜合執法。
嚴厲打擊捂盤惜售
讓購房人陷入焦灼的,除了自身住房需求之外,還有整個市場量價齊升的影響。
“北京一直按照國家的各項調控政策措施來調控房地產市場。通過這幾年的調控,基本上遏制了投機性和投資性需求。目前市場上基本為自住型和改善性的需求,無論是供方還是需求方總體上還是比較理性的,對于房價的預期也比較穩定。”徐賤云說,北京房價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不會有大起大落。
受到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消息的影響,通州區房地產市場開始熱炒“副中心”概念,部分開發商甚至捂盤惜售。徐賤云說,對于新房、二手房出現的價格上漲情況,主管部門繼續在通州執行現有各項房地產調控措施,例如對于非滿五唯一的住房進入二手房交易體系中,嚴格按照差價執行20%的所得稅政策。
同時,本市對通州加強了土地市場的秩序管理。市區兩級部門已經開始密切監測通州區的房屋成交情況、價格情況。而對于開發商出現的不法行為,執法部門正在加大執法查處的力度,加大對在售項目的審查和對房地產經紀機構的監管。針對媒體負面消息多、投訴多的項目,本市將重點加強綜合執法,嚴厲打擊捂盤惜售、虛假宣傳、惡意哄抬房價的行為,有序維護市場秩序。
為了方便市民,主管部門也將及時解讀市場,讓老百姓了解市場的實際情況,謹慎決策。
近30萬家庭期待自住房
7月份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創下了新高,這讓有些“剛需”坐不住了。是繼續等更便宜的自住房,還是直接咬牙出手買套二手房,成了讓部分剛需家庭左右為難的問題。
“今后,自住型商品房還會作為產權型保障房的一個主要類型,繼續進行開發建設。具體數量和建設比例要看申購家庭情況和本市整體房地產市場情況確定。”徐賤云說。
數據顯示,從2013年本市推出自住房開始,目前已經有46個項目進行了網上申購,提供了46765套房源。目前已經有35772套房源進行了搖號分配,有34000個家庭已經選購了自住房,一次性認購率達到95%。
目前,全市申購家庭數量已經達到32萬戶,這意味著,至少還有89%的家庭正期待著申請到自住房。
自住房合同3個月內出范本
近期本報曾經多次關注自住房合同條款不合理等熱點問題。在廣播過程中,也有市民反饋多個自住房項目合同不合理的情況。徐賤云說,針對群眾反映的自住房的合同問題,市住建委在第一時間約談了相關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責人,責成該企業認真研究購房人的合理訴求,立即對合同條款進行整改。
同時,為了加強自住型商品住房合同管理,市住建委也邀請了房地產法律方面的專家召開了論證會議。與會專家分析稱,自住型商品住房是有保障性的商品房,自住型商品住房銷售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行政機關為了保障公民居住權,對自住型的商品住房有監督管理的權力。
“我們將在3個月內盡快出臺自住型商品房的銷售合同示范文本,統一規范合同文本,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建立合同風險評估機制,組織業界專家對自住房等合同文本進行審查,確保合同內容合法、合規,防止風險發生。同時將在自住房開通網上申購時,同步公示銷售合同,征求申購家庭意見,接受社會和媒體監督。”徐賤云說。
熱點回應
絕大部分備案家庭年底解決保障房
徐賤云說,截至7月底,本市保障房新開工建設量達到7.5萬套,完成了今年建設任務的71.9%;同時,目前全年已經基本建成5.9萬套,完成全年計劃竣工8萬套任務量的73.9%。整個“十二五”期間,全市計劃建設、收購100萬套保障房,目前已經完成了總計劃的92.8%,即92.8萬套。
對于石景山、海淀、豐臺等區縣家庭提出的何時解決經適房、限價房的問題,徐賤云表示,各區縣政府也會繼續努力,解決現有輪候備案家庭的居住困難問題。目前來看,絕大部分家庭今年年底可以解決。
保障房位置不輸商品房
“十三五”即將啟幕,徐賤云說,本市的城市建設重點已經逐漸從中心區轉向城市發展新區、城鄉結合部,保障房建設也將隨之同步轉移。目前,70%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優先布局在軌道交通沿線站點和周邊地區。同時在普通商品房用地中,將繼續配建保障房,一般來說,一個商品房小區中,配建保障房的比例將不低于30%。徐賤云特意說,如果商品房用地本身位于軌道交通沿線或者站點周邊,或者是在商業產業聚集區周邊,配建保障房的比例還將適當提高。
市住建委后臺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4年,全市公開搖號的保障房位置,和商品房位置大致相當,主要項目甚至還優于商品房。在五環外地區,有大約86%的商品房在“好位置”上,保障房的比例則是84%。
“這樣的趨勢也符合本市城市總體規劃中疏散中心城的產業和人口,促進人口向新城市和小城市聚集的要求。”徐賤云說。
棚戶區改造有條件盡量回遷
徐賤云在回答市民提問時說,截至7月底,本市的棚戶區改造已經啟動了106個項目。目前,本市正在進行城市危房和各類城中村統計,調整計劃、進一步加大棚改和城鄉危房改造的力度,加快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具備條件的棚改地區,原則上要爭取在本地居住的棚改居民就地回遷。”徐賤云說。
但目前,受到一些文物保護等方面的限制,一些面臨棚改的居民不能實現回遷。徐賤云說,不具備回遷條件的居民在目前所在地區的各種待遇保持不變。
這意味著什么呢?徐賤云解釋說,這些居民即使住進了棚改保障房,仍然可以回到原來所在的學區來上學;而在新建地區,相關部門都會盡最大可能創造好的配套設施。近期,本市還將推出政策,棚改安置房將統一按照精裝修標準交房,讓老百姓收房后帶著家具直接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