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耿諾)截至昨日,已經有萬科等32家房地產企業公布7月銷售業績,總銷售業績共計1301.1億元,環比下調了31.6%,僅6家企業實現環比上漲。除恒大、龍光等少數企業外,大部分企業在前7月完成年度目標僅40%左右。業內人士預計,這些企業完成年度任務的可能性較小。
對于這種現象,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為了完成上半年指標,房地產企業在6月沖刺銷售是影響7月市場成交的原因之一,而股市動蕩也對部分購房者入市帶來影響。同時,深圳等前期“過熱”城市在7月收緊了信貸政策,也影響了市場成交。
但是,二手住宅成交活躍仍舊在帶動一線城市房價繼續攀升。中原二手住宅價格指數顯示,7月北上廣深房價均環比上漲,漲幅在0.64%至5.87%之間。具體來看,北京房價漲幅最小,但也已經連續9個月環比上漲。上海房價環比上漲1.78%,漲幅較上個月有所收窄。廣州漲幅出現擴大,目前已維持了4個月的上漲走勢。7月漲幅最大的依然是深圳,但漲幅已經明顯收窄。
而從2015年前7月數據看,市場成交明顯上漲,其中一線城市累計簽約26萬套,同比2014年同期上漲了49.66%,二線城市也上漲了20.15%,但三線四線城市的成交量基本平穩,整體市場恢復的趨勢已經明顯。
“全國以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劃分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走勢。”張大偉說,各地都在最近開始調整公積金額度。而公積金政策是地方政府能夠調整的最直接的購房工具,而且公積金利率相當于商業貸款利率的68折,對市場有直接的刺激影響。
預計后期,部分地區會出臺更多的刺激政策,但因為各地市場目前庫存壓力不同,而且從人口流入看,刺激政策僅對一二線城市相對影響較大,三四線城市整體降溫的趨勢依然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