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成都樓市注定是成都房地產史上最引人矚目的一年。從年初保利高調求地,到華潤重攻商業地產、綠地全產品系布局,再至中海低調賣房領跑市場……在樓市風云變幻之際,眾多央企地產巨頭起到了絕對的表率作用。從上半年各大地產機構統計的報告中,以保利、中海、華潤、綠地、中糧為首的央企地產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成交金額,都位居樓市前列。
值得關注的是,在競爭激烈的成都樓市,一股“央企地產新勢力”正悄悄集結,中國鐵物、中信昊園、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等越來越多的“國字號”新兵,開始陸續在下半年成都樓市嶄露頭角,或以“深耕布局”、或以“多盤齊發”的戰略進駐市場……毋庸置疑,下半年央企地產的新勢力格局已經來臨。
央企新勢力來勢洶洶“攻守兩端”全線出擊
盡管2015年市場走勢起伏不定,但各大央企持續發力,通過快速調整銷售策略、符合市場需求,從而實現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業績保持持續增長。除了保利、中海、綠地、華潤以外,上半年華僑城、中國鐵建、中糧、中鐵的表現也極為突出,整體銷售均保持不俗業績。
隨著半年銷售任務的塵埃落定,行至8-9月,各大央企開發的新項目陸續加快以沖刺全年銷售業績。“迅速亮相、開盤,出貨沖量將是央企領跑下階段樓市的核心關鍵。”正如保利地產成都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8-9月是傳統樓市淡季,但也是沖刺年終業績的關鍵時期,全年任務能否完成這兩個月至關重要,因此這階段品牌房企旗下新項目更多的是集中出貨沖量為主。
顯然,在近期的樓市大軍中,最亢奮的還是央企地產。而由中國鐵物、中信昊園等為首的“央企新兵”也開始嶄露頭角,旗下開發的泰博·理想城和昊園·江南壹品預計都將在8-9月份陸續亮相。據悉,中國鐵物是專注于鐵路物資和鋼鐵、礦產品、房地產的復合型央企集團,中國鐵物總部位于首都北京,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塞拉利昂等地設有駐外機構。中國鐵物依托覆蓋全國的采購渠道和銷售網絡、深厚的行業經驗、專業化的服務體系和強大的物流能力,在鐵路物資供應鏈服務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兩大業務領域均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此次打造的泰博·理想城項目是其深耕成都樓市首個作品,8月15號銷售中心也將正式亮相,9月中旬預計開盤。
央企市場份額繼續擴大多盤齊發引領成都樓市
“財大氣粗”,是外界普遍給予央企地產的評價。四川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主任向維表示,因為央企地產普遍擁有國資背景,資金雄厚,所以做派往往比較大氣。因為有著一線城市的開發經驗,所以比普通地方性房企更具優勢。
典型的例子就是華潤打造的東湖板塊,保利開發的198板塊以及華僑城打造的歡樂谷。包括像二仙橋、馬家花園、沙灣等地塊雖然位置優越,但魚龍混雜、配套落后,開發難度較大。“這些地塊的出讓目的是要改變整個片區的居住環境,不是光造房子就行的,后期開發要投入大量資金以及有效招商,極其考驗開發商的資金能力和運營水平。”成都健鷹營銷策劃公司總經理楊健鷹告訴記者。所以,有著綜合地產開發運營經驗的央企也是最佳之選。
正因為此,央企地產所打造的項目往往產品素質過硬,成為市場的亮點。據成都市思力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負責人趙謙透露,泰博·理想城項目以重構城東商業中心為目標,迎合城市副中心的標準,致力打造“黃金財富商業軸線”,將創意體驗式的商業完美呈現。不僅如此,緊鄰項目的是政府即將打造的近200畝和谷公園;現在華西廠房和老陶玻市場地塊未來的規劃是上百畝的商業用地,將修建大型的城市商業綜合體,與項目僅一公園之隔。總之,在未來的2-3年,上述的配套將基本呈現,二仙橋片區就會成為成都東北部城市副中心。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面臨越來越高的土地價格,新進駐的央企地產在成都人生地不熟,加大了企業的開發難度,也并不表示所有的央企地產開發都會一帆風順。更多的還是應該在產品打造上更符合成都人的居住和消費習慣。
華西都市報記者丁楠
成都傳統品牌央企代表:保利、綠地、華潤、中海、華僑城
梯隊點評:無論是保利、綠地、華潤,還是中海、華僑城,無論從個盤開發數量還是區域戰略布局,它們均是央企隊伍中的卓越代表,放之全房地產行業來看也是如此。這幾家品牌央企也是成都樓市全年營業收入有希望沖刺百億的企業。
成都央企中堅力量代表:中糧、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電建
梯隊點評:作為地產央企的中堅力量,這一梯隊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業績整體不俗。其中,中國中鐵項目多元化,形成獨特的復合型開發模式;中國鐵建著眼于高端地產,布局中高端市場開發;中糧集團則是穩守成都市場,銷售業績穩健提升。
成都央企新興勢力代表:中國鐵物、中信昊園、中國交通建設集團
梯隊點評:這一梯隊中的央企,除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中房集團的并入外,包括中國鐵物、中信昊園等地產業務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集團對地產業務的重視,近兩年在全國拓展十分明顯。中國鐵物在二仙橋開發的泰博·理想城,中信昊園在西河板塊打造的昊園·江南壹品,以及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在城南多個區域均有地塊,后續發展潛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