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楊鳳臨)父母離婚后,獨生女兒楊某跟隨母親生活。離異后的楊父與樊某再婚,并領養一女,購買了一處新房。楊父因病去世,樊某與養女繼續生活在楊父購買的新房里。在生父去世19年后,楊某一紙訴狀將繼母樊某訴至法院,要求樊某返還父親購買的房屋。日前,房山法院受理了此案。
楊某訴稱,1996年父親不幸因病去世后,留下的房屋一直由樊某居住,自己從未獲得任何財產。自己才是父親的婚生女兒,樊某長期占用著房屋不返還,嚴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樊某辯稱,首先,該房購買于楊父與自己再婚之后,因此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當按照繼承法的規定進行分割。其次,父母離婚時楊某只有七八歲,離婚后楊某又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因此對父親一家感情淡薄。楊某只在父親去世時才出現在葬禮上,在其父生前并未盡到足夠的贍養義務。
“在父親去世近20年后、自己需要生活保障之時才提起訴訟,明顯是乘人之危。”因此,樊某認為法院不應支持楊某的訴訟請求。
目前,房山法院已受理此案,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承辦法官告訴記者,根據我國《繼承法》第10條的規定,遺產應當按照第一順序繼承,即配偶、子女、父母的順序,此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法官認為,目前有證據表明楊父生前收養的女兒也屬于法定繼承人之一,因此應當追加其為當事人。此外,在作出判決時也應適當考慮各繼承人的實際生活狀況,及對被繼承人的贍養支出情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