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是樓市的傳統旺季,但今年9月北京樓市成交表現平平,不僅9月第一周新建商品房成交下滑近五成,而且整個9月成交平淡,明顯低于預期。分析表示,小長假、通州限購以及如7月成交高峰透支了部分市場需求,加之供應量減少等原因,雖然9月成交平淡,但9月特別是10月各房企力拼金九銀十樓市旺季,加緊推出新盤,在供應的帶動下以及各種穩增長政策出臺,樓市銀十依然可期。
金九成交明顯低于預期
據鏈家網研究院統計,9月第一周,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1208套,環比下降48.1%。扣除保障房、自住房后,純商品住宅成交743套,較上周下滑52.5%;成交均價為35574元/平方米,環比結構性上漲14.9%。
據分析,9月第一周北京樓市成交走弱,除了受供應不足影響外,也受到閱兵小長假影響。9月第一周成交回歸到4月份的水平,結束了5月以來連續17周維持在千套以上的較高位。
9月第一周純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大幅上漲主要是受結構性因素引起,熱銷項目中高端項目占比增加,如臻園、京投銀泰萬科·西華府等在本周網簽量均較高,從而導致均價在4萬元/平方米以上的成交占比較上周增加,結構性拉升了成交均價。
第二周新房成交恢復正常水平,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517套,純商品住宅成交1186套,較上周出現大漲,主要是由于第一周受小長假影響成交被拉低,本周恢復正常,成交量達到千套以上,但與8月周均成交水平相比,仍下降12.9%。
第三周新房成交依舊平淡,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1984套,環比下降21.2%。純商品住宅成交1099套,較上周下降7.3%,成交均價環比結構性下降8.6%。
第四周新房成交依舊千余套,金九樓市“平淡”收尾,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357套,環比上漲18.8%。純商品住宅成交1068套,較上周下降2.8%。
鏈家網分析人士李巧玲認為,新房市場在7月份達到高點后,連續兩月出現下滑,金九成交明顯低于預期。一方面與前期需求集中釋放有關,對后期市場造成在一定程度的上透支。另一方面,與通州限購升級有關,部分潛在需求由于條件不滿足難以入市。最后,前期供應的不足也限制了需求的釋放。
專家分析,6-7月間新房供應月均1.4萬套,8-9月北京新房供應萎縮,9月新房供應不足6000套,供應的減少勢必會影響成交的走勢,這是導致“金九”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確,與二手房市場相比,新房項目由于供應萎縮、更遠郊化、更中高端化,勢必影響新房成交。
總體來說,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了金九成交的平淡,成交量低于5-8月份,但是仍然稍好于去年同期。房企入市積極樓市供應量大增
盡管北京樓市9月份成交平淡,但房企入市非常積極,10月樓市供應量將大增。目前房地產市場政策的持續寬松,同時上半年樓市成交的不斷回升以及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都會吸引開發商不斷推盤銷售。
根據鏈家網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9月北京中上旬的純商品住宅有11個項目獲得預售證,供應量達4090套,較8月同期上漲36.7%,且為年內同期供應最高。
市場人士分析,上市房企為了完成年度銷售任務也會力推新項目在銀十期間入市,以便搶奪市場份額,集中供應將較為明顯,供應量將大幅增長,尤其是高端項目。
高端項目的銷售可拉動房企利潤率,以北京市場來看,高端項目入市意愿持續高漲。據亞豪機構統計顯示,今年10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場預計將有36個項目入市,預期售價6萬元/平方米以上的公寓豪宅項目多達8個,如萬科、龍湖等開發商都在積極籌劃高端項目的入市。
北京等一線城市土地成交創新高
9月北京土地市場升溫,幾天之內連現多個地王,據悉,8月31日到9月9日,10天內北京出現了連續4個樓面價超過5萬元的地王。同時北上廣深9月份的土地出讓收入創年內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一線城市合計月內土地成交額高達531.37億元,創造了年內最高紀錄,較8月份全月上漲160%。與此同時,9月份一線城市的土地平均溢價率達到了27.8%。
分析人士認為,多個地王的出現、高地價也預示著新房項目將日漸高端化走向的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上旬,20大標桿房企在9月份的拿地總額已經創下近8個月的最高紀錄,達328.34億元,包括保利、碧桂園、中信、龍湖、萬科、方興、世茂、萬達等企業都搶入土地市場。
分析師認為,一線城市土地升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線樓市回暖的一種現象,對于一線城市來說,土地升溫,后市可期。
供應大增政策利好銀十依然可期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金九平淡,但銀十依然可期。一方面,為完成年度銷售任務,各房企會加快在金九銀十的推盤力度,供應量大增,在供應量的帶動下以及各種促銷優惠活動力度加大的刺激下,消費需求必然被激發。另一方面,在穩增長的政策背景下,各種樓市政策利好不斷。
分析人士認為,2015年“銀十”依然可期:一是降息和下調公積金首付比例等寬松政策利好持續;二是十一假期讓置業者有更多時間看房、選房,從容決策,同時新房供應增加促銷力度不斷;三是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國家對于房地產相關領域的寬松政策還將持續。
有預測認為,樓市穩中有漲的狀態仍將持續下去,樓盤各種促銷力度加大,銀十依然可期。何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