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查道坤
在經過六次分拆之后,南京下關地王迎來了第七次分拆。12月1日,中國中冶(601618,SH)發布公告稱,中冶的項目公司南京臨江御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臨江御景公司)與恒大地產集團南京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大南京置業)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將項目公司持有的南京臨江御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及項目公司對其22.4億元的債權,以33.67億元對價轉讓給恒大南京置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冶下關地王先后引進了上海證大、龍湖地產、深業地產以及恒大地產,該地塊已經聚集了4家實力較強的開發商。
房地產行業專家張健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冶下關地王是南京老城改造項目,中冶地產在拿地之后,由于巨額的開發費用,項目遲遲并未動工,最終進行分拆吸引新的開發商進駐,這將有利于加速南京老城改造步伐。
恒大地產33億接盤
據記者了解,南京臨江御景公司持有中冶地王1號地08-14、08-16、08-17等共9幅待開發地塊,地塊位于南京市鼓樓區江邊路以西,占地總面積為6.4萬平方米,規劃用地性質為商務辦公混合用地和文化娛樂用地,規劃建筑面積達40余萬平方米。恒大地產斥資33.67億元接盤該項目。
公告稱,恒大南京置業將在產權交易合同簽訂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首期交易款(總交易價款的30%,含保證金直接轉為本次產權交易部分價款部分)支付至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指定銀行賬戶,其余價款應在產權交易合同簽訂之日起1年內付清,且提供合法擔保,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首次付款日至分期付款日期間的利息。
對于此次分拆,中冶集團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加公司現金流入,減少應收賬款,降低帶息負債規模,公司預計從轉讓臨江御景100%股權及相關債權的交易中獲得凈利潤約為2.06億元。
根據恒大的規劃,該項目將集住宅、商業、辦公產品于一體,總體量約為40萬平方米左右,有望成為鼓樓濱江的新地標,這也是繼恒大華府和翡翠華庭后,恒大在南京主城落地的第三個項目。
張健初分析稱,“因為是通過產權交易以股權轉讓方式摘得,地價其實并不算高,所以恒大此次并購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中冶已收回土地成本
提起下關地王,得從2010年9月19日說起,當日位于南京下關濱江江邊路以西1號地塊和3號地塊掛牌出讓,南京臨江老城改造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200.34億元總價競得總出讓面積66.8萬平方米的巨無霸地塊;2012年11月30日,該公司又以56.2億元競得兩幅地塊之間的2號地塊。這意味著控股南京臨江老城改造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的在下關地塊耗資250多億元。
按照規劃,下關濱江區域將陸續建成80余幢高端商務樓宇、30余幢甲級寫字樓及1幢高400米以上的地標性建筑,將成為江蘇省乃至全國航運服務資源要素集聚的區域,航運物流總部中心、口岸綜合服務中心、航運交易中心、航運人才交流中心和產業研發中心。
然而,中冶地產除了2012年7月有一場盛大的開工儀式之外,卻遲遲不見下一步動作,外界對中冶無力開發下關地塊的質疑不斷。2013年7月5日,南京市國土局以開發條件發生變化為由,宣布終止出讓程序收回濱江地王的2號地塊,中冶在2013年發布的公告表示,將優先集中力量推進3號地塊的開發,并在面積35.4萬平方米的1號地塊開發中尋求合作開發企業。
從2014年至今,中冶下關地王已經歷經了六次拆分出讓,證大、龍湖、深業等房企已經率先進駐。目前,中冶1號地在兩年間的六度分拆中,證大占據三席;上海證大共持有項目15.05萬平方米的地塊,占1號地塊總面積的四成多。
隨著恒大的接盤,中冶已經成功將1號地中30.45萬平方米的土地分割轉手,由此入賬158.06億元,在該地塊尚有4.92萬平米土地未完成轉讓的情況下,中冶已經提前收回了158.06億元的土地成本。
張健初表示,“雖然中國中冶陷入下關地王多年,資金難以回籠,但是經過7次的分拆之后,中國中冶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同時將加快南京老城改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