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養老壓力加大,但養老保障體系卻不完善,需要創新多種方式來豐富和補充養老保險體系
“以房養老保險”面臨著“房產留給子女”傳統觀念束縛、房屋估值難及房價波動等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受到市場熱捧
近來,關于“以房養老”的議論又在網絡上熱起來。足可見,靠誰養老,去哪里養老,用什么方式養老等問題已成為大眾消費的熱點與痛點。
就保險版的“以房養老”而言,試點工作早在2014年7月就已啟動,當時保監會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4地進行為期兩年的試點。據了解,今年年初保監會還專門為此召開座談會,表示兩年試點結束后優先考慮經濟條件好和市場較為規范的區域擴大以房養老的試點范圍。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推廣難度仍然不小。
幸福人壽是保險業唯一一家有成熟的“以房養老”產品的公司,其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31日,僅有59戶77人簽約了幸福人壽的“幸福房來寶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A款”產品,而一年前更是只有12戶簽約。推廣兩年,僅有59戶簽約,年增長速度僅為3.92%,這是典型的小眾產品特征。其實不單是保險版的“以房養老”,銀行類也推出過類似產品,但都受到市場冷遇。
緣何如此?應該說“房產留給子女”的傳統觀念,是我國開展“以房養老”最大難點之一。人上了年紀,不把名下房產留給孩子,反抵押給保險公司,這在許多家庭是不能接受的。從59戶簽約“以房養老”產品家庭的構成來看,無子女家庭老人占到40%,主要是孤寡、失獨老人;從年齡來看,平均年齡為73歲,年齡最大的85歲,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占到一成。
“所以,幸福人壽在試點過程中,優先考慮孤寡失獨老人、低收入家庭、高齡老年群體。對于有子女老人的投保需求,幸福人壽也強調在得到所有子女同意的情況下才進行。”幸福人壽精算師王興科解釋說。
除了傳統的繼承觀念外,第二個難點是房屋估值難及房價波動等問題,這是市場對“以房養老保險”認可度較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拔覈壳胺績r走勢不明朗,尤其是試點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房價近些年來猛漲,下一步何去何從分歧較大?!敝姓\信國際保險分析師肖然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開展“以房養老”業務的保險公司需對房價走勢有一定預期,以便做成一個系數放進保險費率核算公式里,而目前市場預期的分歧成了此項業務的最大干擾。
此外,如何化解“以房養老保險”中的長壽風險,也是眾多保險公司態度謹慎甚至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占到總人口的14.9%?!白晕腋杏X壽命越長的老人,越傾向于選擇以房養老,那么,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就越小,風險就越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國軍說。
如此看來,種種觀念和風險決定了“以房養老”保險業務目前在我國只能是探索階段和小眾化的嘗試性產品。這就是為什么“以房養老”產品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受到市場熱捧的重要原因,
“以房養老保險”在國外也只是小眾產品。“在保險業比較發達的英國,雖然這項業務已經成熟、房產行業也比較穩定,但是以房養老的客戶也并不多,基本都是中低收入人群?!毙と唤榻B說。
目前,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養老壓力加大,但養老保障體系卻不完善,需要創新多種方式來豐富和補充養老保險體系,“以房養老”保險就是其中一種。正如保監會相關人士所說:“開展此項業務,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的養老選擇,也有利于保險業發揮優勢,更好地參與養老服務業,成為社保體系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