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日電 寶龍地產(HK.1238)自2010年初將總部移師上海,逐步確立了“以上海為中心,深耕長三角”的業務發展戰略,并且僅用五年的時間便在上海迅速布局了11大項目,銷售業績年平均增長率超過30%,商業運營突顯核心競爭力,年均復合增長率逾36%。面對成績,寶龍保持客觀與冷靜,在2016年新的五年起始之際,推出新五年規劃,以“聚焦、精品、資本”為核心,以“精益管理、精筑無痕、流程再造、品牌戰略”等為內部抓手,向全力轉型為“受人尊重的中國領先的城市綜合體運營商”的目標邁進,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
“我要特別強調,質量是公司的根本,質量面前沒有借口,這也是每一位寶龍人的使命。”這是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在《寶龍地產控股五年發展規劃》中赫然寫在首頁《致全體寶龍同仁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話。回顧寶龍地產(HK.1238)自1992年起涉足國內房地產投資的二十余年,贏得大眾口碑和市場領先地位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建筑品質與質量,寶龍始終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線。
深耕細作,從量到質的蛻變
寶龍地產作為中國最早在港上市的商業地產企業,自2003年開始全國擴張戰略始,到2010年總部遷師上海,短短數年間發展迅猛,在全國布局了多個項目。但在寶龍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尤其是進入一二線城市,要想在行業和一二線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回歸產品品質”,以犧牲規模來換取對品質的堅持。
自2011年起,時任寶龍地產執行總裁許華芳確定了三年“寶龍質量年”口號。寶龍內部的人大多知道這樣一個例子:有個項目的大理石有色差,有紅色或別的顏色,公司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敲下來重新鋪。這一敲,成本就是幾千萬,但寶龍還沒有絲毫遲疑。在成本方面,品質第一已經成為首要重點。
2013年,寶龍確定了“以上海為中心,深耕長三角,發力海西和環渤海”的業務戰略方針,與此同時,寶龍地產總裁許華芳強調,轉戰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在于,寶龍要從過去的“走數量路線”轉向“走品質路線”。這也意味著,寶龍在新時期的一個顯著變革就是對產品品質和質量的提升。
苦練內功,凝聚“精筑無痕”
2016年伊始,寶龍更是將“精筑無痕”的品質要求寫入公司未來五年發展規劃。根據《寶龍地產五年發展規劃》的解讀,“精筑無痕”品質體系,即以“精筑無痕”為理念,以客戶導向、全價值鏈、成本適配為原則,以景觀、精裝、外立面為三大抓手,構建全面高品質管控體系。用1年時間完成各系統品質標準、管理界面的打通,并推行落實。
“精筑無痕”品質體系的提出,是由寶龍多年產品開發和內部管理經驗濃縮而成。在品質管理與提升方面,寶龍一直堅持苦練內功。總裁許華芳在內部管理會上反復強調:“每一年的最高標準就是明年的最低標準,同時不斷對標內外部的標桿,以此實現不斷自我超越。”正是在這樣的管理要求下,寶龍結合現有產品特性,對產品品質進行進一步升級,提煉出“精筑無痕”的品質體系,并再次落實到內部管理中。
簡而言之,“精筑無痕”的品質體系包含“三個提升”和“一個再造”,即:成本提升、技術提升、工程管理提升、流程再造。這也涵蓋了產品打造的各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大課題,再分解成若干小課題,落實到人,全員參與學習討論,最終落地到具體的工作執行中。比如在“工程管理提升”方面,大到質檢管控體系完善及執行的流程管控,小到墊層標準做法、下沉庭院標準做法、景觀鋪裝成品保護標準這些細節規范,一共大大小小13個課題,由各個業務板塊的負責人帶頭,各個擊破,形成成果,執行到位,復合檢查。
打造精品,筑造標桿
為更好地對產品品質進行提升和管理,寶龍在2015年就進行了產品線梳理升級,形成了寶龍一城、寶龍城、寶龍廣場三大全新的產品線,分別對應(超)高端產品、高端產品、中端主流產品。
目前,上海七寶寶龍城、杭州濱江寶龍城、廈門寶龍一城三個項目是寶龍以“精筑無痕”品質體系為標準,重點打造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標桿項目,內部動用的都是寶龍最好的資源、最好的人才,而外部聘請的所有設計都是世界頂級的。即將于今年7月份開業的七寶寶龍城,將是上海首屈一指的24小時不夜城。標桿產品的打造,品質化、精品化路線的堅持不僅確立了寶龍在一線城市的商業地產領軍企業地位,更為寶龍在風云變幻的大市場環境中形成堅實的核心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