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大學打造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原標題:重慶大學打造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記者1月中旬獲悉,重慶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以下簡稱儲能平臺)揭牌儀式暨儲能技術高端論壇日前在重慶大學舉行。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儲…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7 -
科學點燃青春 學風點亮人生
原標題:科學點燃青春 學風點亮人生“所有青年學生及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覺樹立‘營造優良學風從我做起’的意識,養成創新、求實、協作的良好學風、作風,讓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斷…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7 -
國際力學、材料及工程科學領域專家高華健全職加盟清華大學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近日,國際力學、材料及工程科學領域專家高華健全職加盟清華大學。高華健表示,將發揮橋梁作用,促進清華力學學科的快速發展,并成為助力更多年輕學者成長的基…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16 -
構建精準學業支持與發展體系,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開展暑期預習課、提供各科目學習方法指導、學長學姐分享學習建議……為加強學風建設,助力學生更好成長成才,2023年秋季學期以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知行書院面向大一新生開展學業支持系列活動,引導新生…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16 -
我科學家提出新量子傳感范式
本報合肥1月15日電(記者徐靖)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院士、王亞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提出基于信號關聯的新量子傳感范式,實現對金剛石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16 -
澳門大學開放日首次澳琴聯動
本報澳門1月15日電(記者富子梅)記者從澳門大學14日舉辦的“澳琴聯動——澳大開放日2024”獲悉,澳門大學開放日活動首次在澳門和橫琴兩地同步舉辦,主題為“澳琴聯動”。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表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16 -
發揮家校合力 護航學生成長
原標題:發揮家校合力 護航學生成長 在人們潛意識中,大學生是家庭里“已經飛遠的風箏”,在對其進行的教育中,家庭力量自然應退居幕后。但當前,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有一種現象嚴重困擾著思想政治教…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6 -
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力量
原標題: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力量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當前,我們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6 -
要協調好學術追求與市場需求
原標題:要協調好學術追求與市場需求 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農林牧漁、制造業、建筑業、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關鍵領域實現了技術成果的批量轉化和產業創新的加速孵化。但農林科技成果轉化及…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6 -
實驗新成果如何“變身”增產增收“助力劑”
原標題:實驗新成果如何“變身”增產增收“助力劑”【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新路①】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6 -
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 【專家觀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集中體現了我黨在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過程中所秉持的系統觀念。“…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6 -
培育拔尖創新領軍型人才,高校要敢作善為
原標題:培育拔尖創新領軍型人才,高校要敢作善為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在大學生工程訓練實踐中心做實驗。北京理工大學供圖 一輛賽車靠1度電居然能跑501千米!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14屆Honda中國節能…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6 -
著力提升廣大青年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原標題:著力提升廣大青年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1月13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福宮展廳,來自山西太原小店區育才小學的六年級學生范琳云向觀眾們展示了一尊約20厘米高的泥塑菩薩像。奇特的是,這尊塑像…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5 -
北科大發布《鋼筋鐵骨·北科力量》系列專題片
視頻來源:北京科技大學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 11日,北京科技大學發布《鋼筋鐵骨·北科力量》系列專題片(第一期),集中呈現了該校腐蝕與防護中心李曉剛團隊、智能超算融合應用技術胡長軍團隊等16支教學…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12 -
圖解:多所高校公布藝考報名及初試時間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 近日,全國多所高校發布藝術類本科招生簡章,并明確藝考報名及初試時間。作為“新政”落地后的首次考試,2024年的“新藝考”備受關注。2021年,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12 -
讓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人民時評)
“年輕人是團隊的新鮮血液,他們頭腦轉得快,點子想得多,不僅能活躍氣氛,還為解決難題提供了新看法、新思路。”一位航天前輩的感慨,令筆者印象深刻。正是出于這種惜才、愛才之情,許多資深科技工作者…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12 -
透明植入物可讀取大腦深層神經活動
原標題:透明植入物可讀取大腦深層神經活動透明植入物可以從大腦表面讀取深層神經活動。圖片來源: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神經植入物。將其放置…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2 -
我國科學家實現無液氦極低溫制冷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實現無液氦極低溫制冷大約一個世紀前,人類首次將氦氣液化,開啟了利用液氦進行極低溫制冷的新紀元。隨后,極低溫制冷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大科學裝置、深空探測、材料科學、量子計算等國…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2 -
傳承十八載!第七屆“感動北航”頒獎典禮舉辦
第七屆“感動北航”頒獎典禮舉辦。校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李依環)10日,第七屆“感動北航”榜樣人物和群體頒獎典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會上,王楨元、劉鑫、王海峰、楊代全、馬克·亨…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11 -
安徽農業大學:為小麥抗病開良方
原標題:為小麥抗病開良方 冬日的淮河兩岸,連片的冬小麥一望無際,仿佛為大地罩上了一層“細被子”。“夏糧再獲豐收,冬小麥長勢良好,來年吃饃又照(行)了!”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植保植檢站站長蔡廣成…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11 -
安徽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
原標題:安徽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 10日,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了解到,該廳近日正式頒布了《安徽省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1 -
“科研青年”閃耀創新舞臺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科研青年”在重大科研攻堅中挑大梁、擔重任,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近日,2023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15名青年科學家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11 -
大學生“智囊團”活躍在生產一線
冬日清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勝利煤礦里寒氣襲人。在員工宿舍區,山東科技大學能源學院采礦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李鑫鵬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做著準備工作,趕在8時前下煤井安裝監測儀器。兩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11 -
明確科學研究的“可為”與“不可為”
原標題:明確科學研究的“可為”與“不可為”在山東省一家民營化工企業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工作。編者按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需要構建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0 -
山東中醫藥大學以“雙轉”促“雙創”教育開花結果
原標題:山東中醫藥大學以“雙轉”促“雙創”教育開花結果近日,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國創賽)全國總決賽上,山東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山中醫)斬獲一金、一銀、四銅,獲獎數量與獲獎質量…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