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上,護航官兵向祖國敬上神圣的軍禮。 黎友陶 攝
中新網南沙海域12月20日電 (黎友陶)“大力弘揚‘勇闖大洋、為國爭光’護航精神,堅決完成任務、樹好形象、確保安全,為國旗添彩,為軍旗增輝!”

聆聽海戰故事,一路南下。12月20日,中國海軍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航經南海,在離開祖國傳統海疆線之際,舉行了主題為“走向大洋、挺進深藍”向國旗宣誓儀式。在祖國傳統海疆線舉行隆重紀念儀式,是航經該海域的中國海軍艦艇的一貫做法,目的是宣示領土主權和激發官兵的愛國熱情。護航編隊政治委員楊志亮是這次宣誓活動的領誓人。
楊志亮,南沙海戰一等功臣。28年前,他同樣在這片海域進行了莊嚴宣誓,當“宣誓人楊志亮”的聲音還在海天回蕩時,作為登礁隊長的他帶領數十名隊員搭乘小艇出發了。一面是祖國神圣的主權不可侵犯,一面是敵人荷槍實彈黑壓壓的槍口,楊志亮在齊腰深的海水中堅定地向敵人走去。

“他們護旗兵就掉轉槍口,我就抓住他的槍口,往上一抬,他一轉身,啪就打在我這里。站在水里,站不穩,他一晃,啪啪啪,槍一梭子就打在這里了。這是他們首先開槍,那么我也就不客氣了,我就去摸我胸前的彈夾了。”
戰斗中,為保護身邊的戰友,楊志亮一個縱身撲了過去,子彈射穿了他的手臂,他將斷了的手臂抱在腰間,繼續指揮戰斗。這場戰斗,結束了中國在南沙只是靠外交聲明行使主權的歷史,必將彪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

艦艇馳騁在廣袤的南海。楊志亮佇立艦艇駕駛室一側的了望臺,任思緒飄蕩。28年前的3月14日,他為捍衛這片海,血灑海疆。28年后的今天,他作為中國海軍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政治委員,指揮祖國自主設計的新型戰艦駛過這片海,怎能不心潮澎湃?
“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南沙群島海域,我們的祖先最早發現、開發和利用了這片海洋。我們到這里來,就像農民到自己家田里去耕田,工人到工廠去做工一樣,我們海軍官兵到這里進行巡邏、執勤,完全是我們份內的事,因此我們是理直氣壯、義不容辭。”在導彈護衛艦衡陽艦艦艏,楊志亮向護航官兵講述:海軍是維護我們國家安全、海洋權益的主要力量,我們中國海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一只重要力量,我們要把南海維護好,把她建設成和諧海洋、合作海洋和安全的海洋,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聆聽南海濤聲,官兵們向祖國敬上一個莊嚴的軍禮。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海域,品讀著這片海的故事,護航官兵們在感到光榮神圣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只有練好本領,才能擔負起這一代軍人的使命與責任。

——接到護航命令,40多名官兵依依惜別待產的妻子,毅然踏上為祖國護航的征程。
——編隊參謀長姜克田五次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將家里的事情放一邊,帶領指揮組人員不斷完善方案預案,確保護航任務圓滿完成。

——編隊直升機組與特戰隊員密切協同,日夜苦練,為的是亞丁灣上能一擊即中。
把名字寫在國旗上、把祖國永裝心中。再向祖國敬一個崇高的軍禮,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駛離南中國海,深情告別祖國,向遙遠的亞丁灣挺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