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全球部署有玄機
王明志
美國國防部2月3日與軍火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合同,以85億美元的價格購買90架F-35戰斗機。在這份訂單中,有35架戰機將通過國防部轉交給美國海外盟友。而在上個月,首批10架F-35B戰機抵達日本巖國。從這些信息看,F-35戰機的全球部署“路線圖”正在漸次展開。
F-35戰機屬于第五代戰斗機,具備較強的隱身能力、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同時,該戰機是以美國為主、多國參與的國際性項目,其中既有分攤成本的考慮,也是美國加強盟友關系的一種方式。因此,其部署的時機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蘊含著戰略性含義。
日本巖國是美軍首個在本土之外部署F-35的基地,除了日前抵達的10架F-35B戰機外,下半年還將增加6架。根據計劃,F-35后續還將陸續部署到韓國和澳大利亞,屆時將在亞太地區形成F-35的廣域梯次部署格局。美軍在歐洲部署F-35戰機的基地位于英國,但預期要等到2019年,而且主要部署F-35A戰機。這種先亞太、后歐洲的部署策略,與美國亞太優先的戰略調整步調一致,具有很強的指向性。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部署對戰區環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F-35B戰機陸上及海上機動作戰適應性較好,并且對起降基地依賴性相對較低,部署在亞太地區,有助于美軍重點應對“反進入/區域拒止”挑戰;在歐洲地區選擇部署常規起降的F-35A戰機,則著眼于在歐洲大陸應對俄羅斯威脅的需要。
同時,這種部署也可與盟友部署的機型保持整體協調。在亞太地區,日韓澳等國都選擇裝備F-35A戰機,駐日美軍選擇永久部署F-35B戰機,有利于同日韓澳在作戰功能上互補協調;在歐洲,英國皇家空海軍采購了138架F-35B戰機,土耳其全部選擇裝備F-35A戰機,意大利采購的90架飛機則包含了三種型號,它們在北約框架內已具有功能協調性。
此外,在F-35戰機的技術保障上,已基本形成了美歐亞全球均衡的布局。除美國本土的核心保障體系外,美還在意大利卡梅里和日本名古屋建立了F-35戰機生產基地,戰時可提供技術支撐,降低保障風險與成本。未來,F-35戰機的全球部署進程有可能進一步加速,并成為支撐美軍全球存在、服務美國霸權的重要武器裝備。
(作者單位:空軍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