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彈指一揮,53年薪火相傳,53年戰旗依舊。
闊步新時代,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班”又是如何緊跟時代脈動,轉型發展屹立潮頭?又是什么力量讓戰士們奮勇爭先,全面過硬?
“每個戰士都是答案!”走進“王杰班”,記者感受到了每一名戰士身上的強軍印記。
始終用“兩不怕”精神凝神聚魂——
“最銳利的武器不是鋼槍,而是注入靈魂的信念”
“最銳利的武器不是鋼槍,而是注入靈魂的信念……”12月初,在旅“做新時代王杰式的好戰士”演講臺上,“王杰班”戰士吳學哲講起自己的心路歷程,贏得臺下官兵熱烈掌聲。
大學畢業后,吳學哲懷揣軍官夢入伍。然而提干考試的失利,讓他與實現軍官夢失之交臂。那段時間,灰心迷茫的吳學哲常常無精打采。
“只有信念堅定,才能矢志不渝……”在班長王大毛的建議下,吳學哲加入了“我愛學理論”小組。他越學心里越亮堂,不僅更加理解“兩不怕”精神的深刻內涵,而且找到了奮斗方向。今年8月,吳學哲說服家人,主動申請留隊。
“莊稼沒有雨水不能生長,革命戰士沒有科學理論武裝,就會迷失方向。傳承‘兩不怕’精神,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王杰班”所在旅政委張振東告訴記者,在“王杰班”,每名戰士都將老班長潛心學毛著的“擠勁”“鉆勁”用在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上。
學之越深,信之彌堅。王大毛告訴記者,現在全班戰士有一個共同的習慣:當思想遇到困惑時,主動從理論學習中尋找方向;當前進遇到挑戰時,主動從理論學習中尋找動力。
今年8月,上級組織夜間實兵實彈“一個過程”考核,“王杰班”作為加強分隊一同參考。駕駛列裝不到半年的某新型步戰車進行夜間實彈射擊,這讓很多人為“王杰班”捏了一把汗。
“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學習習主席的重要論述堅定了“王杰班”戰士們的信心。正式考核那天,“王杰班”實彈射擊命中率達97%,勇奪集團軍步兵班第一名。
思想上的追隨是最內在的追隨。53年來,無論社會和軍營環境怎樣變化,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終貫通在“王杰班”一代代戰士的血脈之中,成為克敵制勝的寒鋒利刃。
始終用“兩不怕”精神精武強能——
“忍得了破繭的痛,才有振翅高飛的美”
“王杰犧牲前,歷次參加工兵專業比武均名列榜首,獲得‘一級技術能手’稱號,是當時愛軍精武的典型。”自命名以來,從“王杰班”走出的275名戰士中,有213人在旅以上比武考核取得名次。“王杰班”成為名副其實的“武狀元”搖籃。
“傳承‘兩不怕’精神,需要戰場上不畏死的沖鋒姿態,更要有戰不死的勝戰本領。”近兩年,轉型換裝、能力升級的痛感一次次向“王杰班”襲來。
去年,“王杰班”由工兵專業轉為裝甲步兵專業,訓練基本從零開始。下士吳學哲訓練跟不上,急得睡不著覺;上等兵周智涵裝備學不懂,愁得新添不少白頭發……
今年初,由于部隊調整轉型,“王杰班”再次迎來挑戰——剛剛熟悉的裝備換裝了。
“有了艱苦精神,才能練得過硬本領”“北風勁吹天氣寒,實戰練兵勁頭添”……連隊榮譽室,王大毛帶著全班戰士逐字逐句學習《王杰日記》,人人定下“小目標”。
“忍得了破繭的痛,才有振翅高飛的美。‘王杰班’的戰士任何時候都不能給自己找借口,再苦再難也要邁過轉型換裝這道坎。”王杰雕塑前,大家的誓言鏗鏘有力。
從酷暑到寒冬、從密林到海邊,今年以來,“王杰班”始終堅持訓練進度快一步、訓練強度高一分、訓練難度大一些,累計在野外駐訓長達240余天,平均每天訓練超過10個小時。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今年年終考核中,“王杰班”人人熟練掌握11種打擊火器,在全旅率先實現一專多能目標。
始終用“兩不怕”精神礪膽強氣——
“身處險境絕境,才能練出‘滿格’血性”
采訪過程中,“王杰班”在一次課題攻關中啃下“硬骨頭”的故事被反復提及。
一次,該旅擔負某重難點課題攻關,岸灘工程保障這塊“硬骨頭”交給了“王杰班”。戰士們每天人均負重40多公斤,在完成遠距離奔襲、班組戰術等動作后,還要兩人一組抬著相關設備來回十幾趟進行技術實驗,一天下來個個累得直不起腰。
50多天里,“王杰班”就這樣始終按實戰標準滿負荷訓練。考核驗收當天,戰士們冒著高溫,僅用26分鐘,就建立數百平方米安全行進通道。考核組評價:“‘王杰班’,的確不一般!”
“身處險境絕境,才能練出‘滿格’血性。”談到那次課題攻關,“王杰班”副班長王佳鋒如是說。
王佳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去年底,上級組織兩天一夜的偵察專業連貫比武,王佳鋒與200多名“老牌”偵察兵在皖北某訓練基地同臺競技。
50公里全副武裝急行軍、滑降突襲、多火器射擊……比武中,王佳鋒手心舊傷口崩裂,血往外滲。他用嘴撕開急救包,將手掌用紗布一纏,忍著鉆心疼痛繼續進行武裝攀登。
比武落幕,王佳鋒手上紗布早已脫落,迷彩服上留下片片血跡。懷揣獎牌的他欣喜不已:“作為‘王杰班’的兵,多幾塊傷疤算什么!”
“苦累面前不皺眉,比拼面前奪第一,生死面前豁得出。”旅政委張振東告訴記者,近年來,“王杰班”百余次協助軍地銷毀廢舊彈藥,數十次執行抗洪搶險和火災救援等任務,在一次次生死考驗面前血性“滿格”。(錢曉虎 戴強 李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