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達佩斯5月25日電 題:從長城到多瑙河,旅游文化牽起中匈關系新紐帶
新華社記者陳浩 康逸 陳穎
2025中國旅游文化周暨中國非遺旅游文創展25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民族學博物館落下帷幕。一系列來自中國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以及文創產品,讓眾多參觀者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技藝與東方美學。
文創展公眾開放日吸引大批當地觀眾駐足流連,其中不乏對中國文化懷有濃厚興趣的文旅從業者。西多尼亞在布達佩斯經營著一家藝術品商店。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去年,我就是在這家博物館參觀了中國瓷器、紡織與絲綢藝術展覽,令我難以忘懷。”
“我代理許多歐洲高端餐具和家居品牌,今年開始正式代理中國陶瓷。”西多尼亞說,“這些作品不僅有實用價值,更是藝術品。比如說這里的一個茶壺,你能看出它凝聚了工藝與想象力,完全手工制作,宛若瑞士手表一樣精致,從中能感受到它的千年傳承。”
正在匈牙利羅蘭大學中文系學習的研究生揚卡告訴記者:“非遺展是一種非常有創意、也非常有效的文化傳播方式,通過展品傳遞背后的故事和哲學思想,能夠幫助我們真正理解這些藝術和技藝蘊含的深層含義。”
揚卡說,這場展覽展示了當代藝術家如何回溯歷史,并用現代方式重新加以演繹。希望更多匈牙利年輕人能一起來探索這個展覽,感受文化的溫度。這是各國年輕人都應該思考的課題:如何擁抱自己的文化遺產。
中國旅游文化周期間還舉辦了中國-中東歐旅游高質量發展對話、文旅推廣和洽談會以及重點項目海外交流對接活動,以及“茶和天下·雅集”、中國北京“故宮以東”圖片展等系列配套文化活動。
匈牙利國家旅游局法律與治理支持部門主管西拉吉·紹博爾奇說,旅游文化是跨越國界的語言,它不僅連接旅行的目的地,更拉近了人們思想與價值觀的距離。匈牙利和中國都有著熱情好客的傳統,兩國游客通過分享旅行體驗和文化活動,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西拉吉說,置身于民族學博物館這一充滿獨特文化氣息的場館中,深切感受到了文化與旅游的力量能夠跨越山海。這次活動讓匈牙利公眾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茶文化以及非遺藝術之美,為匈中友誼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