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圣彼得堡/基輔8月14日電 現場直擊|俄烏民眾對“普特會”看法不同
新華社記者安曉萌 李東旭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定于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新華社記者14日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街頭采訪時,兩國民眾對此次會晤表達了不同看法。
在俄羅斯圣彼得堡,30歲的大學教師弗拉基米爾對和平前景持謹慎態度。他說,俄美雙方代表先前已多次談判,但“關鍵不在于普京與特朗普能否達成協議,而在于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能否找到共識”。
55歲的建筑師伊薩科娃表示,希望面對面會晤能讓美方更全面了解俄烏沖突的情況。“不確定會晤能不能達成協議,但希望特朗普能通過這次會晤直接聽到普京的立場,更清晰地理解烏克蘭問題的根源和俄羅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的緣由。”
俄羅斯非政府組織“創造性外交”公共倡議支持和發展中心負責人布爾林諾娃說,烏克蘭危機只是雙方會晤的一個“由頭”,兩國總統將討論雙邊關系議題,包括北極事務等。布爾林諾娃期待俄美領導人此次會晤能讓兩國關系有所改善。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問題研究所教授茨韋特科娃則認為,即使不能達成正式協議,此次會晤本身也顯示美國承認俄羅斯在多極世界中的地位,也可能成為歐洲、歐亞大陸乃至全世界戰略格局重塑的序幕。
相比俄羅斯民眾的不同期待,烏克蘭社會的情緒更為謹慎甚至悲觀。烏克蘭國家鐵路公司員工維亞切斯拉夫說,他對這次會晤不抱任何期待,會晤不會改變現狀,對烏克蘭而言,除了贏得戰爭別無選擇。
會計師斯韋特蘭娜認為,此次會晤很難促成和平協議,她不希望烏克蘭作出任何讓步,但仍期盼戰事早日結束,讓在前線作戰的親友平安歸來。她擔心凍結沖突只是“下一輪戰爭的序曲”,幾年后戰火可能再起。
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議員基利姆尼克說,凍結沖突將為俄羅斯爭取時間集結力量,再次發動進攻,后果可能更加血腥和致命。他說,烏克蘭不僅要堅持戰斗,還需要盟友進一步加大對俄制裁力度。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附近的一家咖啡店,記者遇到剛從頓涅茨克地區前線采訪回來的烏克蘭記者奧廖娜。在她看來,“前線情況正在惡化”。
奧廖娜說,大部分烏民眾,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階層和政治精英,并不支持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因為“從情感上,這次會晤被視為美國對烏克蘭的背叛,美國試圖與俄羅斯和解并出賣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