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5日電 題:浙江鄉村觀察:共同富裕不能停留在脫貧攻堅思維上
作者 王題題
記者近日到杭州臨安采訪,臨安洪村坐落于徑山陽坡,有一條北上徑山寺的古道,文化資源豐富,但此前在當地鄉村旅游的地圖上,查無此村。
而變化來自鄉村運營商的下鄉。
杭州臨安區率全國之先,探索公開招選符合條件的市場運營商,到鄉村開展運營,以鄉村旅游為導向激活整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成為洪村的運營商前,老白與合伙人有著多年專業設計、運營鄉村民宿經驗。進入村莊后,他們改民房為會客廳,講好徑山陽坡的故事,還用“徑山禪米”這一品牌為村里的稻米賦能,建成徑山驛養生膳食館、森活家民宿等業態16個。
杭州臨安梯田花海景觀。 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提供洪村村書記蔣賢福說,因為運營商的加入,洪村的價值正在被“看見”。“很多人都有租村里閑置房屋的意向,電話都被打爆。”
這是老白團隊和蔣賢福的共識,盤活村落房屋、土地、山林、農副產品等資源,經全新整合,建立渠道,推向市場,提高附加值,提升村民收入。
在臨安,運營商與村委會共同組建運營公司。村委會一般以資源入股,占股20%,日常運營費用則由運營商承擔。這也意味著,運營商剛進村時需“自帶干糧”,政府和村委會不投資一分錢,也沒有補貼。
杭州臨安八都步行街。 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提供運營商和村集體組建運營滿一年,達到考評標準后,政府才會視考核情況發放10萬元至70萬元不等的獎勵。考核不過關,就走人。而考核標準有99條,其中最重要的是業態的布局、資源的整合。
浙江大學旅游研究所副所長周永廣認為,杭州臨安招募鄉村運營師的舉措,讓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是推動鄉村共同富裕過程中重大的實踐創新。
他認為,共同富裕不能停留在原來脫貧攻堅思維上。
目前農村工作已戰略性地轉向鄉村振興,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鄉村共同富裕,成為當前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
周永廣認為,目前不少鄉村還停留在脫貧攻堅階段形成的思維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靠政府財政投入,社會合作更多依賴鄉賢志愿者的力量。不少鄉村重輸血輕造血,重建設輕運營,重資源輕整合,重項目輕帶動,結果鄉村旅游一哄而上,缺乏產業支撐、缺乏專業化管理和運營千村一面等問題,成為制約鄉村發展的重要因素。
杭州臨安青南村忱山營地。 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提供在他看來,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路徑和邏輯是不同的。必須有更多的市場思維,需要有競爭、品牌、營銷等以及競爭機制的策劃。同時,必須在明確產權的基礎上,有不同等級的收入。目前在鄉村想確認資產非常困難,這種時候運營團隊和村集體資產形成合作的公司制非常重要。
業內人士也認為,發展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應該從原來的建設中心思維走向運營中心思維,逐漸擺脫“依靠政府補貼推進鄉村振興”模式,更重視通過專業團隊的運營,整合資源,布局產業,招商引智,政府更多是制定游戲規則,完善獎懲機制,做好“店小二”,而非大包大攬,實現市場有效、政府有為,讓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