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7日電(燕新臺)5月13日,藍營智庫公布一份針對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最新民調顯示,在所有四項調查選項中,馬英九均位列首位,賴清德皆排在末尾。
綜合《中國時報》、“中評社”等臺灣媒體報道,在“執政期間最節制領導人權力、尊重在野黨”方面,31.5%受訪者認為馬英九任內表現最佳,賴清德僅獲4.5%支持度。“最清廉”評價中,馬英九以31.8%好評居首,賴清德8.4%的支持度僅略高于曾因多項弊案入獄的陳水扁。“司法最公正”一項,30.2%受訪者最肯定馬英九執政表現,賴清德則僅為7.9%。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岸關系最和平”方面,馬英九獲得壓倒性的48.1%受訪者支持,近半數臺灣民眾認為其任內“兩岸關系最穩定”,賴清德與陳水扁同以約2.0%支持度“吊車尾”。
資料圖: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馬英九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即將滿九年,為何仍保持如此高的民調支持度?身為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蕭旭岑,自2010年擔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辦公室主任起便成為馬英九的核心幕僚。他于5月14日接受中新網專訪時指出,馬英九在智庫民調的四項調查中均位列第一,近半數受訪者認可其任內“兩岸關系最和平”。這一結果表明,在賴清德執政近一年后,臺灣民意愈發懷念此前兩岸大交流、大和平的年代。
以下是采訪全文:
中新網:對于此次民調中,馬英九先生在四項調查均碾壓賴清德,尤其在“兩岸關系最和平”獲得壓倒性支持,您如何解讀此份民調結果?
蕭旭岑:關于臺灣智庫民調顯示馬英九先生在歷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支持度中高居首位,我想有兩個原因:第一,馬英九先生雖然已經卸任九年,但臺灣民眾依然深切懷念他執政時期的島內社會環境;第二,也是更為關鍵的因素,在賴清德執政近一年后,臺灣內部民意日益顯現出對兩岸和平與交流的強烈支持,因此民眾更加想念馬英九先生在任時的兩岸大交流、大和平年代。
中新網:馬英九先生在島內執政時期,兩岸關系和平穩定、欣欣向榮,與現在賴清德當局下兩岸關系緊張狀態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您認為,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蕭旭岑:為何馬英九先生與賴清德的民調數據會呈現如此巨大的鮮明反差?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于民進黨自蔡英文至賴清德執政后,未能遵守臺灣地區的憲制性規定及相關條例,同時也未遵守作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以至于導致兩岸關系陷入如今的緊張局面。
中新網:如此懸殊的民調結果,反映出臺灣民眾對兩岸關系怎樣的期望?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在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方面有何新的規劃和舉措?
蕭旭岑:臺灣的主流民意始終支持兩岸持續進行和平交流。今年3月底,臺灣較具權威性的《遠見》雜志民調顯示,有超過70%的臺灣民眾明確反對兩岸發生戰爭,支持兩岸繼續開展交流對話。這一結果,對馬英九文教基金會繼續推動兩岸和平往來、特別是兩岸青年交流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鼓勵。我們也將繼續以臺灣民間團體的身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尤其是青年群體之間的交流,這也是順應臺灣主流民意的做法。
中新網:馬英九先生執政時的兩岸政策,有哪些值得賴清德當局借鑒之處?如果賴清德當局不改變現有的兩岸政策,會對臺灣未來發展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蕭旭岑:馬英九先生當政八年期間推動的兩岸政策,極具價值,非常值得民進黨及賴清德當局學習借鑒。馬英九先生曾多次公開呼吁賴清德放棄不切實際的“臺獨”幻想、收回“新兩國論”,進而改善兩岸關系、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我認為,賴清德當局應當效仿馬英九時期,與大陸恢復以“九二共識”為共同政治基礎的兩岸關系,在此基礎之上,重啟中斷的兩岸各項交流與協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兩岸人民受惠。
資料圖: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賴當局行政機構網站介紹臺灣地區已設戶籍人口時,刪除“漢人”表述,用所謂“其余人口”代替,島內輿論批評此舉是“去中國化”走火入魔,擔心下一步可能走向“去漢化”“去祖宗化”。您如何評價此事?
蕭旭岑:最近賴清德當局推動的所謂“去漢化”“去中化”以及“去祖宗化”的一連串行徑,我認為絕對不會得逞。因為在臺灣,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明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而且,我們共同拜媽祖、拜關公,擁有許許多多傳承幾千年的文化習俗。我留意到身邊很多臺灣朋友將社交媒體頭像改為“旗魚”,以此來嘲諷賴清德把占臺灣地區戶籍人口96%的漢人歸類成“其余人口”。我想,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民意的反噬,充分證明所謂“去漢化”的做法是多么的荒謬和可笑。
中新網:賴清德受訪時稱,將大陸定位為所謂“境外敵對勢力”是“不得已”,您是否認同這種說法?賴清德當局上任快滿一年,您如何評價這一年來的兩岸關系?
蕭旭岑:賴清德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的說法,既違反臺灣現行法規,更不符合兩岸當前的實際需要,包括我在內的多數臺灣民眾,對此均不認同。賴清德執政一年下來,整體評價非常糟糕。臺灣最大的門戶網站開展的一項幾萬人參加的即時民調顯示,對于賴清德執政一年來的政績,有超過85%的臺灣民眾表示“非常不滿意”或者“不滿意”。我認為,這是一項極具及時性和代表性的島內民意反饋,充分表明賴清德的執政并不符合民心。所以,我們再次呼吁賴清德,要充分體察島內民意的轉向,讓兩岸能夠重新回到和平交流的時代,這既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契合臺灣人民的真切意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