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5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十一屆世界雷達博覽會5月17日至19日在安徽合肥舉辦,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聚焦“電磁智感萬物,科創慧啟未來”主題,打造推出尖端裝備、數智體系、新域新質、電子基礎等四大室內主展區及低空經濟分展區,攜400余項高科技產品體系化集中參展。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尖端裝備體系
在尖端裝備展區,高機動、多功能、防空反導……百余項各型電子信息裝備同臺亮相,充分展示中國電科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聚焦裝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打造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尖端裝備體系。
第十一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多型雷達集中亮相。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從近地空間到深空軌道,從近海防御到遠海防衛,步入探測感知板塊,系列多功能雷達的集成展示平臺,全方位展現空天海地立體化感知體系的應用典范。
系列彈道導彈預警雷達可謂預警體系的“火眼金睛”和“千里眼”,為彈道導彈防御量身打造的精跟識別雷達,可實現突防場景下彈頭目標“看得清、辨得明、識得準”。
低空目標聲探測預警系統,可被動接收目標低空飛行過程中輻射的聲波,不受能見度、通視度等條件的影響,自動完成低空目標的探測預警,可應用于重要場所和區域安保以及重點城市防護。
電磁對抗裝備研發方面,中國電科可提供智能化、一體化、體系化的電磁空間對抗整體解決方案。在展區電磁對抗板塊,電磁偵察、電磁殺傷和電磁防御等裝備引人矚目。在網絡通信板塊,主要展示了單兵通信、戰術通信、衛星通信等裝備。
立足“通導遙一體化”技術優勢,中國電科構建地海空天一體化通信網絡,實現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
典型展區全面展示多領域總體實力
在數智體系、新域新質、電子基礎等展區,系統展示中國電科在加強網絡信息體系建設、推動實數融合、加快培育新質戰斗力、加速全產業鏈自主創新等方面的總體實力。
做強網信體系頂層設計與應用方面,網信體系板塊展示反導預警信息系統、指揮信息系統等方面典型產品和解決方案,構建全域作戰體系的數字底座。數字經濟板塊展示了智慧城市與數字政府、一網統管、數字交通、司法數據與金融風險、數字紀檢、數字工廠等典型應用場景。
第十一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展區觀眾絡繹不絕。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作為新質作戰力量的典型產品,新域新質展區展出的“Smart Warrior”智能無人戰車引發關注,其高度集成系留無人機、周掃光電、共軸無人機、小型無人車,基于不同作戰需求,可選配不同載荷。聚焦以智能為代表的新域新質,中國電科還系統展示“無人”“反無人”等方向最新成果。展出的JY-11低空三面陣雷達,采用先進的數字陣列技術和軟件化技術,三個陣面同時工作,能同時探測和跟蹤戰機、中小型及微小型無人機,進行低空監視和目標分類。
特色展區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圍繞低空經濟賦能千行百業,近年來,中國電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空中交通管理國內主導、關鍵電子設備行業領先、監管反制防護體系先進”三大核心能力,充分發揮空域管理、飛服系統、通導監氣象、目標防護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提出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全域安全的低空航行系統”。
本屆雷達博覽會低空經濟分展區,聚焦低空保障、低空安全、低空制造三大業務板塊,中國電科布局“天行、天衛、天工”三大產品體系,為低空安全智慧飛行提供有力保障,為低空經濟健康發展構筑堅實基礎。
第十一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低空經濟分展區展出的氣象無人機、通用飛機等產品。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天工系列方面,中國電科擁有全國產有人機、固定翼、復合翼、多旋翼無人機以及飛艇、氣球等特色平臺,基礎產品和關鍵載荷實現自主創新,其中通航飛機在國內飛行航校中級教練機市場占有率達90%。展示的ROSA柔性卷繞式太陽電池陣采用高應變復合材料彈性伸展結構,具有更高的功率質量比和功率體積比,在未來大功率航天器及無人基地能源建設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天衛系列方面,中國電科擁有行業領先的無人機監管、反制和重要目標防護等核心產品和體系解決方案,面向城市公共安全,打造“低空雪亮”安全體系,完善低空安全公共平臺,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安全支撐。“低空雪亮”體系架構充分利用城市已有基礎設施,構建地面“視頻網”和低空“監視網”的立體防護網,實現低空合作目標和非合作目標的分類監管。
天行系列方面,作為國家民航空管技術總體單位,中國電科支撐全國中高空75%空域運行,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裝備行業領先,可為低空經濟高密度、高頻次飛行提供各級低空飛行服務管理系統和保障裝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