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5月18日電 題:集美龍舟競渡牽兩岸 嘉庚教育遺產煥新彩
作者 吳冠標
18日,2025年第十八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總決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落幕,集美街道男子龍舟隊獲“嘉庚杯”冠軍,集美大學女子龍舟隊獲“敬賢杯”冠軍。
在本屆比賽中,集美大學男子龍舟隊同樣表現出色,獲“嘉庚杯”亞軍。在該隊隊長洪健眼中,這一成績是全體隊員兩個多月來積極備戰的結晶。“這些年海峽兩岸龍舟賽的競爭愈發激烈,我們是主場作戰,更要全力以赴。”
“我們有早操、專項訓練等,尤其注重上肢力量鍛煉。”洪健說,賽龍舟是集美大學的傳統體育項目,大家希望用團結和拼搏詮釋龍舟精神,傳承嘉庚精神。
5月17日,參賽隊伍在第十八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中角逐。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海峽兩岸龍舟賽發源于愛國僑領陳嘉庚倡導并發起的集美龍舟賽。今年年初,嘉庚教育遺產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龍舟賽是嘉庚教育遺產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去的集美是個小漁村,人們耕海牧漁,有駕舟競渡的傳統。20世紀50年代,陳嘉庚回到家鄉集美,改革傳統的“斗龍船”運動,組織集美龍舟賽,發動女子參賽,并在集美籌建了中國首個龍舟競技賽專用人工池(即龍舟池)。
“嘉庚先生重視體育運動,他回國定居后,曾7次主持在集美舉辦的龍舟賽。比賽舉行時,他如果沒有出差、人在廈門,就一定會來觀賽、頒獎。”集美學校委員會副主任張志方說。
1985年,海內外集美校友為緬懷集美學校校主陳嘉庚,把集美龍舟賽正式冠名為“嘉庚杯”龍舟賽。1995年,為紀念陳嘉庚胞弟陳敬賢,龍舟賽又增設了“敬賢杯”。此后,集美龍舟賽以“嘉庚杯”“敬賢杯”同時冠名,“嘉庚杯”為男子組總決賽獎杯,“敬賢杯”為女子組總決賽獎杯。
為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2006年集美區舉辦了首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歷經十余年的發展,這項由陳嘉庚親手培育的龍舟賽事從地方民俗活動逐漸成長為國家級品牌賽事。
5月17日,2025年第十八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開幕。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雖然對比賽環境不夠熟悉,但我們還是做到了最好。”臺北霞海城隍廟女子龍舟隊獲得本屆“敬賢杯”季軍,該隊隊長梁慧伶已是第二次參加海峽兩岸龍舟賽。
梁慧伶認為,龍舟賽作為一項傳統運動,其內涵在于團隊精神。“姐妹們在一條龍舟上齊心協力,一起奮發沖刺的感覺是最棒的。當然,我們接下來也會不斷提高競技水平,讓比賽成績更上一層樓。”
張志方表示,“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的持續舉辦,弘揚了陳嘉庚先生倡導的愛國精神、“誠毅”品格及同舟共濟的理念,與嘉庚教育遺產的核心價值高度契合,彰顯著嘉庚教育遺產的豐富內涵。
時至今日,“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已經成為密切兩岸民眾情誼、增進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它如同一座橋梁,跨越海峽,讓龍舟精神與嘉庚精神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