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汪哲平
"> 數據來源:國家數據局
制圖:汪哲平
“‘十四五’時期,我國牢牢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全面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在8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介紹,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方面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數字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10.7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
“十四五”時期,數智技術加速應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治理方式。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表示,我國網民數量已達11.2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9.7%,數字服務正惠及更多百姓。
公共服務更加普惠便捷。智慧醫療服務擴面提速,全國互聯網醫院年服務量超過1億人次,全國醫保碼用戶超過12億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數字教育擴容升級,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數字社保擴圍增效,全國10.7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覆蓋75%以上人口,長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逐步實現“一卡通”區域服務互聯互通。數字養老服務取得積極成效,全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上線,促進養老服務資源供需高效對接。
數字生活更加美好智能。智慧文旅方面,全國5A級旅游景區數字化改造完成率達100%,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讓千年文明“觸手可及”。智慧社區方面,“一鍵式”老人求助等服務“指尖可達”,居家智能健康管理、遠程問診等應用讓社區生活更有溫度。數字消費方面,即時零售、智能網聯汽車、微短劇等數字消費新業態新產品涌現,持續釋放新型消費潛力。
社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縱深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群眾辦事便利度不斷提升;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持續深化,自然災害智能預警等應用取得實效,智慧治理和韌性安全能力全面增強;公共服務“一網通享”效能提升,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不斷深化,生活服務、企業服務等領域免申即享場景應用不斷豐富。
陳榮輝介紹,國家數據局將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公共服務、數字生活、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形成更多數字社會建設成果。
數據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70個示范場景覆蓋農業、醫療等領域
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數據在推動“人工智能+”行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十四五’時期,無論是全社會對數據資源重要性的認識,還是數據資源管理制度建設以及開發利用的成效和水平,都達到全新高度。”陳榮輝表示。
數據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醫保部門通過海量數據分析,精準識別欺詐騙保的線索,有力保障了醫保基金安全;一些城市開展政企數據合作,實現對道路信號燈的智能調控,助力破解擁堵難題;服裝企業利用消費數據,開展個性化的設計生產,從設計下單到生產到發貨,最快只需要3到7天……以場景為牽引,國家數據局打造“數據要素×”、公共數據“跑起來”等品牌,已發布70個示范場景,覆蓋智慧農業、醫療健康、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領域,形成一批可感可及的應用成果。
數據資源供給更加開放。在公共數據方面,資源登記、授權運營、價格機制相關政策已發布實施,國家登記平臺登記的資源、產品和服務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覆蓋超過78個國民經濟大類,提供了便利、權威的找數、用數渠道。在企業數據方面,實施國有企業數據效能提升行動,為企業推進數據開發開放按下“加速鍵”。
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已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超過3.5萬個。“下一步,國家數據局還將通過體系化布局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數據高地。”劉烈宏說。
越來越多數據進入市場
上半年新上架數據產品同比增長70%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培育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
“越來越多數據進入市場,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成果,也是數據市場孕育興起的一個縮影。”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介紹了數據市場的新變化。
今年上半年,主要數據交易機構新上架數據產品達到3328個,同比增長70%。其中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據供給表現亮眼,上半年上架的高質量數據集產品同比增長2.8倍。今年二季度,主要數據交易機構新增供需主體達到2600多家。同時,一批從事數據標注、治理、交易服務等業務的企業也在快速成長,一些第三方數據服務機構從無到有,專業水平不斷提高。
“硬建設”方面,《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印發,可信數據空間創新試點積極開展。“軟環境”方面,推動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經實現數據產品“一地上架、全國互認”。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夏冰表示,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去年啟動。針對數據領域“找數用數難”“規模流通難”“跨域加工難”等難題,國家數據局組織了可信數據空間等6個技術路線的創新探索。“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面向‘十五五’,我們將進一步聚焦高質量的標準構建、大規模的設施部署、市場化的生態運營,持續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領先的國家級數據基礎設施,有效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夏冰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5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