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8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司法部部長賀榮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包括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等。司法部持續加強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和行政執法監督,以法治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9月8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司法部部長賀榮、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司法部副部長李明征、司法部副部長吳言軍介紹“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賀榮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一方面,切實加強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司法部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一大批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完善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制度規則。比如,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首次對公平競爭審查的對象、標準和機制等作出系統規定,從制度層面有效避免排除和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出臺。目前,正在加快修訂招標投標法、產品質量法等。同時,全面清理不利于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相關法規政策。2024年,司法部統籌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律法規政策的清理,已督促有關單位特別是基層修改廢止了1萬多件,主要是政策性文件,修改廢止的全部工作將于年內完成。
另一方面,強化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長期以來,廣大行政執法人員忠實履職,為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實踐中還存在著執法不規范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務院有關方案,司法部緊盯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突出問題開展集中糾治,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和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問題得到有效糾治。以行政檢查為例,各地通過數字賦能提高檢查質效,根據企業信用等情況實施分級分類監管,把該減的減下去、該管的管到位。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檢查數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與此同時,發現問題率平均提高16個百分點。行政檢查的次數下降了,但發現問題率提高了,這表明行政檢查的精準度和質效大幅提升。
二是專項行動堅持嚴格依法,堅守法治原則,該嚴則嚴、當寬則寬。今年以來,查糾執法突出問題相關案件4.7萬件。對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與群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要堅持最嚴的標準和要求,依法檢查,執法到位,堅決防止監管漏洞和安全隱患。今年1-8月,有關部門依法查辦重點領域違法行為、糾治執法不作為案件4400多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同時,積極回應企業、群眾和執法部門的關切,協調解決執法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指導各地在嚴格依法的前提下適用“輕微不罰”“首違不罰”,優化執法方式,解決民生難題,體現執法的力度和溫度。
賀榮指出,目前,司法部正在加快制定《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研究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持續健全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的長效機制,久久為功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和社會公共安全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