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賀州9月8日電 題:告別“礦坑”迎“客來” 廣西馬尾河流域生態修復帶動旅游熱
作者 張廣權 陳健悅
“從礦區到‘生態天堂’,我們不僅看到了馬尾河環境的改善,更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廣州游客楊瑞波帶著家人漫步在馬尾河親水棧道上,感慨道,“這樣的變化,值得更多地方借鑒。”
圖為馬尾河驛站。姑婆山旅游度假區 供圖廣西賀州市馬尾河一帶曾因礦產資源豐富而聞名。鼎盛時期,全村4300多人中,有2000多人都是礦區居民。但由于長期開采和選礦,馬尾河流域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河道污染、灘涂荒廢。
面對嚴峻形勢,當地官方開展大規模整治行動,對非法采、選礦及冶煉等企業進行全面清查。至2013年底,當地政府共清查環境風險隱患企業2188家,取締645家小作坊和小窩點,特別是對馬尾河兩岸101家非法礦點全部取締,從源頭遏制生態破壞。
在嚴打的同時,當地官方結合姑婆山旅游度假區的資源優勢,打造馬尾河濱水公園、旅游集散中心、天沐溫泉等一批高質量項目,帶動民宿發展和返鄉創業。
圖為航拍生態修復后的馬尾河流域。姑婆山旅游度假區 供圖經過一系列科學規劃與生態設計,如今的馬尾河及周邊區域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尾河水質顯著提升,達到景觀用水標準。馬尾河濱水公園綠樹成蔭、設施完備,與姑婆山自然風光相互映襯,成為深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
廣西姑婆山產業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其巧介紹,在推進生態修復的基礎上,他們重點打造了親水休閑、騎行觀光和溫泉度假三類體驗產品,并嚴格實行生態保護性開發。“我們不僅恢復了綠水青山,更通過科學規劃讓生態資產產生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賀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資源開發科科長覃泓錦表示,馬尾河區域的蛻變是賀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通過生態治理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我們成功實現了從傳統工礦區向生態旅游區的轉型,為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