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右臂上,一個鐵絲環套在半拉手臂上,鐵絲環的下方是灰斗子,左手拿著掃帚,一掃帚一掃帚認真清掃著路面。這就是殘疾人環衛工狄方金的勞動狀態。在鎮安環衛戰線上拼搏了十多個春秋,用五尺掃把和艱辛的勞作譜寫了自己的光彩人生。他用自立自強和真誠樸實贏得了大家的尊敬,被縣城居民稱為最美環衛工。
回憶起自己的從業經歷,今年46歲的狄方金顯得格外平靜。1993年夏季,狄方金初中畢業回到鎮安縣米糧鎮八一村務農,本來也可以好好地生存下去。可1998年一次打麥時他不慎被脫粒機絞斷了右胳膊,自此他的人生被大大改變了!可他并未從此消沉,而是以堅強的毅力和耐勞的精神步入了另外一種人生之路。
1999年5月,狄方金的妻子到縣城做了環衛工人。兩個月后,狄方金也去應聘,可是被拒絕了,因為他只有一只胳膊,干活不便。狄方金無奈,只好暫時去幫妻子工作。一個月后,管理部門見他勤奮、肯干,想接收他,問他是否能干好,他說:“我一定能干好,干不好,我立馬走人。”
為了能夠勝任工作,他就用鐵絲把垃圾簍綁在殘缺的右胳肢上……這一綁就是十多年。如今,他已經能很熟練地掌握灰斗。“剛開始時,每天下來,整個右臂內側和胳肢窩都是傷痕和小水泡,右胸到殘臂疼得都不敢摸。”狄方金說。
就這樣一直到了2008年,中隊領導見他責任心強,就把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的主要干道前街東段區域分給他。他每天要清掃3500平方米的街道,還要負責沿線果皮箱清洗及街道“牛皮癬”的清除工作。他每天清晨4點鐘就起床上班,直到天黑才能下班回家,有時晚上11點了他還加班在路段上將樹葉紙屑一片片撿起裝進垃圾袋里。一天作業下來,累得腰酸背痛,他卻從不叫苦喊累。
后來,縣市政局推出了環衛精細化作業方案,把全城清潔工劃分為八個班組,通過民主選舉,狄方金被選為其中的一個組長。他帶領大家與另外7個班組進行勞動技能和環衛質量競賽,開展爭先創優奪紅旗活動,他們班組路段月月都被評為紅旗路段。
2010年,狄方金以優異表現,光榮當選縣政協委員。平日里,他像老大哥一樣關愛同事,在思想上要求大家積極上進、準時上班,要穿標志服,樹立環衛工人的良好形象,誰生病休假,他就主動承擔其清掃任務。工作中遇到任何問題,狄方金從來都是盡量自己解決,不給上級和別人找麻煩。當記者問及他的職業感受時,狄方金說:“咱就是干這一行的,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本,必須搶著干。” (蘭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