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延安一建筑企業參與洛南縣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投標活動,該公司在報名時發現,有人偽造他們公司的材料并順利報了名。對此,縣國土局承認招標監管上暴露出漏洞;而洛南警方以沒有形成犯罪事實后果遲遲不予立案。
投標時發現有人冒名投標
8月中旬,洛南縣2015年縣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面向社會招投標,洛南縣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中心委托華春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春建設招標公司)負責招投標事宜。8月20日,延安一工程公司參與投標活動,該公司工作人員在向招投標公司遞交材料時被告知,前一天已經收到了他們報名資料。
“經我公司核實,我們并沒有委派他人參與此次招投標,肯定有人偽造了材料冒名頂替。”參與投標報名的延安該工程公司法人代表劉勇說,他們公司派工作人員對已經報名提交的資料現場辨別,確認委托代理人李小青以他們公司名義報名并提交的便函、營業執照等整套復印件,并加蓋了他們公司和省建設廳公章,材料全部涉嫌偽造,隨后劉勇的公司退出了此次招標活動。
劉勇稱,他們公司工作人員與招投標公司溝通,拿到了偽造者李小青代理提交的整套偽造報名資料,包括便函、報名委托代理人李小青身份證復印件,投標申請人報名及購買招標文件登記審核表等相關材料。
假材料為何能通過招標公司審核?
9月8日,劉勇向華商報記者提供的一份偽造的投標申請人報名及購買招標文件登記審核表顯示,投標申請公司為法人代表為劉勇,委托代理人為李小青,報名提交的資質材料已通過招標公司初審。
隨后記者拿著這份虛假的材料與劉勇提供的另一份真實材料對比發現有多處漏洞,最明顯的是這份虛假的投標材料中企業營業執照顯示已過期,公司承保工程范圍也莫名多出了水利水電類別。
對此,劉勇苦笑著說,偽造他們公司和省建設廳的公章,就連企業營業執照過期,這么明顯的漏洞都沒有被發現,負責招標事宜的華春建設招標公司便草草通過審核,實在有些可笑。他懷疑,參與招標的企業會不會也存在虛假資料的情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后果不堪設想。“國家出資的項目,一旦被造假者順利通過招標,工程質量如何保證,這種行為必然對招標行業產生極壞的影響。”
國土部門承認招標監管上有漏洞
9月9日,洛南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薛耿華稱,招標事宜具體由國土局下屬的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中心負責,偽造材料的事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通過這件事情,也暴露出來招投標環節存在監管漏洞。“如果發現有利用這類冒虛假材料參與招投標的冒名企業,將取消其資格。”薛耿華稱,一般情況來說,招投標會分初審和復審兩個環節,會對投標申請人的情況復驗,他們和這家招標公司已合作四五年了,之前沒有出現過這類問題。
9月9日,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中心王姓負責人表示,這次招標共有100余家企業參與投標,招標工作已經結束。對于劉勇公司碰到有人冒用虛假材料的問題,該負責人稱招標公司負責初審,開標前他們也會對投標企業進行復審,但具體的偽造材料他們不好辨別,委托給招標公司代理。就劉勇公司碰到有人冒用虛假材料的問題,其表示,他們也無能為力,具體找招標公司詢問。但同時稱,他們下來會加強招投標過程中的管理,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招標公司稱接到反映會復查
9月9日,華商報記者聯系到負責此次招標事宜的華春建設招標公司楊姓負責人,他稱整個招標過程按照文件進行,對參與投標的企業,他們初審內容為企業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機構代碼證等,主要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有過期問題。
楊姓工作人員稱,初審的時候材料真假不好鑒別,把關也只是相對的。當華商報記者表示,虛假的材料顯示公司的營業執照已經過期了,這應該能夠看出來把?對方稱,參與招標的企業有近百家,下來會核實。面對華商報記者提出,招標工作已于9月8日結束,調查工作沒有多大意義時,該負責人卻閉口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