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安縣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采取領導帶頭、示范引領、產業推動三項措施,上半年,全縣已實現6500人穩定脫貧。
健全包戶臺賬,增強帶動效應。全縣37名縣級領導帶頭開展交友幫扶,協助貧困戶通過“小額信貸”和實用技術培訓,增強脫貧致富能力,發展增收產業。全縣建立完善了縣級領導干部包戶工作臺賬,對包扶計劃,脫貧時限,產業扶持、技能培訓、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等情況翔實記載。及時總結在包戶幫扶、培育產業、促進增收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向全縣推廣。帶動1.5萬戶4.7萬人穩定就業、走上產業致富新路子。
加強體系建設,強化示范引領。鎮安大力實施“建設東中西3個精準扶貧示范園,打造20個精準扶貧示范村,樹立1000戶精準脫貧示范戶”的精準扶貧“321”工程。目前,全縣形成了東部安業清真、中部旅游扶貧、西部生態種植三個示范園區,打造了上河、農光、銀坪、安坪等20個市級重點示范村,扶持了正河村陰長奎、月坪村夏增勝等一批不甘貧困,勇于創業,率先脫貧的脫貧典型。
打造特色小鎮,突出產業推動。針對東部區域穆斯林文化城鎮,重點扶持牛羊肉加工企業和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西口、茅坪等鎮2000余戶貧困戶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結合“美麗鄉村”創建,實施旅游扶貧,帶動木王、柴坪、青銅關、云蓋寺等鎮2500余戶貧困群眾發展農家樂、美云秦繡、農特產品店等扶貧產業。扶持種植油用牡丹2萬余畝,發展養蜂1萬余箱,帶動回龍、高峰、永樂等鎮1000余戶貧困群眾發展關聯產業。發揮傳統產糧基地優勢,拓展貢米、土豆、五谷雜糧種植,帶動米糧、鐵廠、大坪等鎮1800余戶貧困群眾增收。大力發展茶葉、魔芋、苦蕎、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帶動達仁、木王、月河等鎮1500余戶貧困群眾增收。目前,全縣15個鎮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致富門路。(譚顯根 薛付全 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