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地處陜西東南,秦嶺南麓的柞水縣,素有“終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稱,近年來,該縣搶抓我省陜南移民搬遷政策機遇,緊密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矢志不渝推進陜南移民搬遷工作,五年來實現了近6000戶2萬余人的遷安致富夢。9月28日,商洛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健深入柞水調研移民搬遷工作時,提出了“社會化保障服務體系建設,社會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及集‘城鎮化、產業化、新型社區化’”為一體的千戶移民示范小區建設的搬遷安置思路,為柞水縣陜南移民搬遷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為此,柞水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統籌謀劃、強力推進,繼而讓搬遷戶過上了更高質量的生活,享受到了更高品質的服務。
金秋時節至,谷穗將歸倉,百姓喜洋洋,美麗的秦嶺山麓滿山紅遍,層林盡染,近日,記者來到了柞水縣采訪移民搬遷工作,所經之處,在建的項目如火如荼,新建的樓宇鱗次櫛比,入住的搬遷戶和樂融融,處處洋溢著一片豐收的喜悅,一部走出深山建新居、遷安興業奔小康的幸福劇正在激情上演!
加快推進“三化管理”小區保障服務體系建設
“住得舒心,住得踏實,過上市民的生活”是每位搬遷戶的追求也是移民搬遷工作的歸宿,為此柞水縣率先推行了“社會化、社區化、物業化”三化管理小區保障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移民小區社區化管理。將1000戶以下集中安置點并入臨近村委會(社區)管理,配齊管理人員,落實管理責任;將1000戶以上城鎮集中安置小區獨立設立社區,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以及居民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等自治組織,建立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為民代辦制、投訴處理制、民主評議制,把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成為承接政府職能、服務搬遷群眾的平臺。
規范移民小區物業化管理。按照“誰建設、誰管理”原則,將已建成65個移民小區全部委托物業公司進行了管理,物業服務公司按市場化模式實行獨立封閉運行,并對物業管理規章和制度進行了完善,在水、電、通訊、環境衛生、安全保衛等方面為搬遷群眾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務,讓住戶們享受到了優質高效的物業服務。
推進移民小區社會化服務。以社區服務中心為平臺,全面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度,將鎮辦服務職能延伸到社區,各類公共服務項目和內容統一納入社區服務中心,將郵政、通訊、超市、水利、農機等各類經營性服務組織到小區設立網點,發展助老扶幼、扶殘助殘、擁軍優屬等互助性服務,組織開展多種文體活動,提高了居民素質,營造了文明祥和的人文環境,讓搬遷群眾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全面推進“三個一”信息服務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