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反映搬遷戶搬遷情況、生活狀況和需求情況,是統籌推進后續搬遷、促進搬遷戶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柞水縣大力推進移民搬遷信息服務即“一個搬遷沙盤、一個信息中心、一個信息網站”三個一平臺建設。
建設搬遷沙盤。在移民搬遷十年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修編完善了《移民搬遷“十三五”專項規劃》,并采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將移民搬遷十年規劃布局、工作進展、取得成效和下階段工作思路、目標任務等情況在搬遷沙盤上直觀展示,多媒體沙盤將現場實物場景影像與解說同步合成,實現聲、光、圖一體化和自動化,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礎。
建設信息中心。按照縣、鎮、村、戶“四級建檔”的要求,對2011至2015年度已搬遷的6450戶檔案分年度進行歸檔整理完善,達到戶“八有”、村“五有”、鎮辦“六有”、縣辦“四有”的“8564”標準。建立未搬遷對象庫,制定年度搬遷輪候計劃。并對已建成集中安置小區的工程項目管理資料進行收集歸檔,并按照項目管理分類建檔,實現了標準化、精準化、規范化和正規化。
建設信息網站。大力實施“網絡、電視、電話”三網入戶工程,為搬遷戶提供政策、就業、培訓、用工等信息查詢和服務,利用“網絡、電話”等載體,定期向搬遷群眾發布惠民政策、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增收致富等信息,及時回復搬遷對象咨詢的問題,解決搬遷對象的問題投訴,讓信息網站成為搬遷群眾了解黨和國家政策、獲取致富增收信息的平臺,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
統籌推進“三位一體”千戶移民社區建設
為實現“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宜居宜業”的移民搬遷目標,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精品移民示范社區,柞水縣大力推進集“城鎮化、產業化、新型社區化”三位一體的千戶移民示范小區建設。
同步配套城鎮設施。按照新型城鎮化要求,堅持靠近城鎮、靠近園區、靠近景區的原則進行選址,將住房與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新型社區同步規劃設計、同步組織實施。突出建筑風格優美、周邊環境協調、居住環境優越、生活設施便利等重點內容和要素,嚴格把握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規劃指標,全面配套水電路視訊、娛樂健身、就醫上學、環保安保等設施,打造新型城鎮化社區。
同步配建產業園區。堅持“產城融合”模式,圍繞移民集中安置區規劃建設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城鎮商業街區和精品旅游景區,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搬遷群眾創業就業搭建平臺;按照“雙包雙促”精準扶貧模式,精準識別移民搬遷群眾、精準確定幫扶措施、精準落實幫扶責任,多渠道多形式破解移民搬遷群眾創業就業難題;實行“一戶一策”,優先解決“兩困戶”就業難題,確保每個困難搬遷戶至少有一人實現就地就業,拓寬了搬遷群眾致富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