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柞水縣鳳凰鎮鳳鎮街社區的幾十名居民來說,耕種幾十年的土地現在就這么被砂石埋住,讓他們很憤慨。對此,鎮政府坦承,用砂石埋耕地是鎮上所為,土地性質變更已上報,但目前仍未獲批。
村民:
出去一趟,地被埋了
柞水縣鳳凰古鎮是國家3A級景區,也是省級文化旅游名鎮。鳳凰鎮鳳鎮街社區與古鎮相鄰,僅有幾十米之隔。連日來,接連有十幾名居民向華商報反映,他們的耕地被砂石埋住,并且是鎮政府埋的。
11月9日上午11時許,在鳳凰鎮鳳鎮街社區,居民馬師傅扛著鋤頭準備去上工。路過自家耕地時,他不住嘆氣——家里四分耕地,現在全被埋上了砂石,相鄰的大哥家四分耕地也難逃被埋。
馬師傅無奈地說,大概十幾天前,他去別人家干活,下午回來后,發現自家耕地被埋了,再一打聽,才知道是鎮上讓埋的。后來他才知道,鎮上要在這里建一個“仿古一條街。”
“后來鎮上拿了份征地賠償協議過來,我到現在都沒簽字,因為我不想要錢,想要地。”馬師傅說,地是全家的經濟來源,冬種小麥夏種玉米,還能種菜啥的,如果地沒了,覺得以后就沒生活來源了。
現場:
近50畝耕地被埋
“我家的地,現在沒讓他們埋,我也堅決不讓埋。”居民楊師傅說,其實一開始鎮上還找過他,說每天給他200元,讓他動員其他人同意耕地被埋,并且騙大伙兒說是給大家整修耕地,他干了幾天,覺得對不起良心,就不干了。
居民汪師傅家的耕地還沒有被埋。他告訴華商報記者,他的賬戶上已收到鎮政府匯過來的土地賠償款。“我都沒簽協議,我也不會賣地,因為這是祖輩留下來的,現在也是我最后的‘口糧地’”。
現場河道沿岸,近50畝耕地被埋,這和還沒有被埋的長著綠菜的耕地形成鮮明對比。不遠處,還有一臺機器在作業。司機介紹,他們是鎮上叫來的,是在河道里挖砂石、沙子等,挖來的砂石,就直接倒在村民地里。“這是縣政府讓挖的。”機器旁一男子高聲說。
實情:
土地性質變更上報還未獲批
有村民介紹,這次鎮政府埋耕地,其實并沒有得到國土部門的許可。
就此,鳳凰鎮黨委書記康魁峰介紹,這次鎮上是要打造“月亮灘仿古一條街”,是省上的項目。前期已經征求過民意,有超過八成的涉及村民同意,所以就通過了相關政策。“只有簽了協議,我們才會去埋地。”康魁峰說,目前被砂石填埋的耕地有47畝。
對于馬師傅并未簽協議耕地被埋的問題,鳳凰鎮人大主席趙樂勇電話核實后稱,馬師傅并沒有簽協議,只是口頭同意了。這次一共涉及130多戶,簽協議的只有80多戶。對于土地性質變更是否有手續的問題。康魁峰稱,這個已經按程序上報到市上,但截至目前還沒有批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未經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
進展:
鎮政府要求不得強行回填地
10日下午,鳳凰鎮政府書面回復稱,感謝《華商報》對此問題的關注,將把媒體的監督變為工作動力。鎮黨委、鎮政府已召開鎮、社區干部會,明確要求:社區干部做好群眾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群眾沒有同意的情況下,不得采取過激行為,更不得強行回填土地;糾正和徹底改變作風,把好事辦實。 (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