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汪前桂幫助寧啟水檢查線路
“他真的不容易,這些年來,他吃的苦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老人都70多歲了,好在身體都無大礙,我把家里操持好,把老人照看好,盡量給他減輕負擔,不讓他分心”。
寧啟水的妻子汪前桂見到記者說這番話時,是那樣的平實樸素和真切感人。一位英雄、勞模,他之所以比別人高大,那是因為他的背后有著默默支持他的親人,而寧啟水的背后,就有兩位偉大而平凡的女人,一位是他的妻子,另一位則是他年邁的母親,她們用不同的方式在支持他,鼓勵他。
寧啟水,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山陽縣供電分公司一名普通的農電員工,去年“五一”前夕,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今年10月,他被評為陜西省第四屆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在多次跟隨采訪過程中,發現在他的身后,有太多的感人故事。
夫妻倆清除線路障礙
院里的燈,照亮他回家的路
寧啟水的家,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裙子溝村山上,至今不通公路。每月只有上山抄表、收費或為用戶服務時,他才能和父母、妻子有暫短團聚的機會。
那是一個夏日的傍晚,夕陽散去最后一縷余暉。經過3個多小時的徒步跋涉,在艱難的翻過一個豁埡后,大約七八戶人家出現在一處相對平緩的山坳里。寧啟水明顯加快了腳步,帶著我們朝一處門頭亮著燈光的農家走去。70多歲的父母和妻子汪前桂,早早放下手中的農活在場院等他。很快,農家豐盛的飯菜和自釀的柿子酒已端上桌,一家人圍在桌邊,其樂融融。
在閑聊中得知,汪前桂和寧啟水都出生于1965年。汪前桂瘦弱的身軀,爽朗的笑聲,處處展現著農家婦女勤勞、堅強和善良的個性,提起丈夫,愛憐之情溢于言表:“他真的不容易,這些年來,他吃的苦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老人都70多了,好在身體都無大礙,我把家里操持好,把老人照看好,盡量給他減輕負擔,不讓他分心”。
當問道,傍晚天還沒黑,為啥就把門頭的燈亮著?她說:“這是多年的習慣了,每次接到他回來的電話,不等天黑我就提前把院子的燈點亮。我們這里山大人稀,我怕他一個人走夜路害怕,亮著燈,老遠就知道這里是他的家。”說完這話,她“咯咯”笑個不停,但眼里分明旋轉著幸福的淚花。
休息途中愛妻為寧啟水擦汗
妻子成了“編外電工”
每年樹木發芽的時候,每當崇山峻嶺樹木生長茂盛的季節,在山陽縣南寬坪鎮裙子溝村人煙稀少的大山深處,經常看見一名瘦弱的婦女,揮舞著笨重的刀斧,協助丈夫清理線路通道的忙碌身影。
多年來,在用柔弱的肩膀為家庭撐起一片藍天的同時,以極大的熱情長期協助丈夫清理轄區線路通道,一干就是十七年多,被當地群眾和家人譽為編外“電工”。她,就是寧啟水的妻子汪前桂。
2013年8中旬的一天,與市、縣電視臺在裙子溝村一處山巔采訪時看到,一座配電室在茂密灌木叢的掩映下格外醒目。在通往配電室近千米的林間小道兩旁、高低壓線路下,生長旺盛的毛竹、灌木被清理的干干凈凈。后來才知道,寧啟水因為忙顧不上,這些活是前幾天他妻子帶著高考結束在家的兒子寧江鵬,利用2個半天時間干的。